虽然不知道用不用得上,但有备无患,唐糖还是花了点时间做好一份手写的简历。
隔天,天气不错,时不时能见到点太阳的影子,唐糖把自己拾掇得精神后,就又在唐父的安排下,搭了顺风牛车去了公社,再从公社上坐公交车去县里。
唐父虽说不知女儿哪来的底气去拖拉机厂面试技术员,但也没说丧气话,并还打算陪她一起去,但唐糖拒绝了。
“爹,你身为大队长,村里人都靠你指挥他们工作,哪能随意走开?你放心吧,我又不是没去过县里,不会有事的。”
笑了一下,唐糖又道:“要是顺利的话,你下午去公社接新知青时,我应该也回到公社了,到时候你女儿我可能就是拖拉机厂的员工了。”
唐父被她哄得眉开眼笑,又交代了她两句后,忍不住忧心地道:“也不知道这些新知青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按理说知青办这个时候不该安排知青过来的,怎么都应该等到年后,可偏偏他就接到了接待新知青的通知。
时间点那么微妙,由不得唐父不多想。
唐糖也觉得时间有点微妙,她道:“里头应该是有什么人家世比较显赫,来这里大概为了体验一下插队生活,爹你就尽量公事公办,然后一些小要求什么的,能满足就尽量满足。”
唐父也是这么想的,但他能看透这点,是因为年龄和阅历,他女儿这两样都没有,却能猜到这个层面,脑子比他好使太多。
他自豪地道:“你越来越像你祖父了。”
要问唐父最敬重的人是谁,那肯定是他的父亲唐老爷子。
唐老爷子原本是乡绅出身,也就是地主,在抗战时期就说服家里人为前线捐赠过不少物资,建国前两年,他成为了唐家的家主。然后某天不知想了什么,突然一拍桌子做出决定,要把家业全部无偿地分发给村里人。
只留下一点点不引人注意的东西。
彼时,所有唐家人都不理解这个决定,都想阻拦,无奈他们敌不过唐老爷子的决心。
首至几年后,土地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所有乡绅都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只有唐家幸免于难,唐家人才发现当年唐老爷子的决定有多英明。
只是可惜,这么聪明的人,寿命却不是很长,在唐糖出生没几年,人就去了。
以前唐糖好奇过唐家怎么有底蕴把她和唐小弟连带着唐母养得这么胖的,其实靠的就是唐老爷子捐家业时小心藏起的那一点点东西。
不多,用到现在,差不多也用完了。
原主的记忆中关于唐老爷子的只有几幕,多半是对方把原主抱在膝盖上喂东西吃,显然对方很宠原主。
唐糖虽没见过人,却也倍感亲切,在这亲切中,她拿着唐父给开的外出证明一路很顺利地来到了县城。
县城叫广平县,虽然不是很大,但比公社繁华了好几倍,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街道两边的建筑以红砖瓦房为主,时不时还能看到两层的小楼,不像公社上一溜的泥砖瓦房,并基本上是一层。
唐糖来得比较早,时间充足,便先大致在县里逛了一圈,才找人问路走到了拖拉机厂。
拖拉机厂应该是县里重点扶持的大厂,门口修建得比较气派,大大的广平县拖拉机厂几个大字竖排在门柱上,一边有个小小的保安室,里头坐着一个50来岁的大爷。
唐糖上前说明来意,同时不等保安大爷说话,适时递了一把糖果上去。
保安大爷看到糖果,脸上的不耐烦瞬间转为笑意,也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