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银援军器局(2/3)
声音发颤:“陛下,如今物价飞涨,尤其是制造火器的精铁、硫磺等物,价格翻了数倍,采购经费根本不够,多方筹措也只能买到这些。”
崇祯又问:“军器局每月的火铳,大炮等产能如何?”
主事颤抖的看了眼皇上还是咬着牙答道:“回陛下,目前铸造枪炮用的原料价格飞涨。
各省铁矿...河南、山西的矿道俱被流寇所据,湖广的铁料又因漕运断绝..."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如今每月...每月仅能保证火药有两万余斤的产出..."
崇祯笑了一句回道:“哼,两万斤?我记得崇祯元年工部火药局额定产能应为月产火药十万斤”
工部主事吴彬听完皇上的话,“扑通” 一声立马跪下,神色凝重,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无奈:“禀陛下,自崇祯三年始,工部每年都未拿到足额拨款。这数年来,诸多营造修缮工程被迫搁置,军器局更是深受其害。”
其余工部及火器局的官员们见主事吴彬跪地陈情,也都纷纷跟着下跪,他们深知工部如今艰难处境,心中满是惶恐与无奈,皆盼着能替主事吴彬求个情。
军器局承担着制造兵器、火器,供应前线军需的重任,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足够银钱,采购材料都成了大难题。精铁价格飞涨,如今市面上的精铁,杂质多、质量差,即便花大价钱买来,打造出的兵器也不堪大用。火药所需的硫磺、硝石,也因经费紧张,时常供应不足,产量锐减。
工匠们更是苦不堪言,月俸拖欠许久,不少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实在熬不下去,纷纷离京返乡谋求生计。新招来的工匠,手艺生疏,又缺乏足够的培训,造出来的东西质量远不如前。
前几日查验库存火器,好些火铳都出现了锈蚀、膛线磨损的状况,这要是拿到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望着这跪了一地的官员,微微叹了口气,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交织,局势糜烂至此,工部的窘况他又何尝不知。
天灾频繁肆虐,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朝廷需拨出大量银钱用于赈灾;建奴在边境屡屡犯边,战火不息,军费开支如流水一般。这般情形下,户部的银库早己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多少银子来拨付给军器局。
说起来,这吴彬为官倒也很有责任感,天启年间,他当众首言批评魏忠贤的种种恶行,因此被投入大狱,还遭了获罪去职的惩处。首至崇祯登基,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后,又重新启用他。
念及此,崇祯神色稍缓,轻声说道:“都起来吧,朕并未说要怪罪你们。如今国家天灾不断,建奴又时时侵扰边境,朝廷实在是财力匮乏,拿不出钱来。朕知道,你们也有难处。”
崇祯目光一转,看向身侧的王承恩,微微点头,沉稳下令:“抬进来吧。” 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底气。
原本跪在地上的众人听闻此言,满心疑惑,彼此交换着诧异的眼神,皆猜不透陛下此举的用意。
须臾,工坊外传来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只见数百名锦衣卫列成方阵,步伐铿锵地走进来。稳稳地抬着三十个巨大的箱子,箱身泛着古朴的色泽。
随着队伍在工坊中央站定,锦衣卫们利落地打开箱盖,刹那间,刺目的银光倾泻而出,满满三十箱,全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白花花的银子,晃得众人眼前一片亮堂,工坊内瞬间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
众人望着那三十个装满银子的大箱子,一时间瞠目结舌,工坊内鸦雀无声,唯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崇祯看着众人的反应,微微扬起嘴角,声音清朗却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这里面,是朕从内帑中拨出的三十万两银子。今日带来,便是要解军器局的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工部主事吴彬眼眶瞬间泛红,再度 “扑通” 跪地,声音哽咽:“陛下圣明!陛下此举,实乃我军器局之幸,大明将士之幸啊!” 其余官员与工匠们也纷纷跟着跪地,高呼 “万岁”,声浪在工坊内回荡,满是激动与感恩。
崇祯摆了摆手,神色恢复冷峻,目光扫过众人:“银子虽有了,但朕要的是成效。主事吴彬,朕命你即刻重新规划经费使用,优先确保材料采购,召回之前离走的老工匠,补发月俸。
吴彬重重叩首,额头撞在地上发出沉闷声响:“陛下放心,臣纵使拼尽全力,也定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又看向负责采购的官员:“你也听好了,拿着银子,去寻最好的精铁、硫磺与硝石。若有人敢以次充好、从中克扣,朕定将其满门抄斩!” 那官员吓得浑身颤抖,连声称是,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接着,崇祯转身面向众人,高声道:“今日起,军器局将新设监督一职,由锦衣卫充任,每日巡查生产。若有懈怠、渎职之人,严惩不贷。今日在场的工匠当场补发所欠月俸,后面每月发双倍俸禄!”
言罢,他带着王承恩转身离去。待皇帝身影消失在工坊外,众人仍久久跪地不起,心中满是震撼与干劲。
吴彬起身,迅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绝境:开局梭哈皇太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