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搭个窝棚暂住(1/3)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8+1!k*a~n*s!h′u+.·c¨o·m^
所有人在昨天的事情安排下去后,人群立刻像上了发条一样动了起来。
王砚那边,登记造册的速度不慢,很快就把流民分成了三拨:一拨是能出大力的青壮男丁,约莫七八十人;一拨是妇孺和体力稍弱的老人,一百多人;剩下十几个是确实有病在身或身体残疾的。
溪水村这边,赵四爷一大早也带着人回来了。
家伙事儿五花八门,斧头柴刀锈迹斑斑的不少,锯子只有两把半旧的,锄头铁锹倒是不少。
麻绳草绳凑了几大捆,破席子烂草帘子也堆起一小堆。
“村长,家伙事儿就这些了,绳子草帘子也在这儿。”赵四爷抹了把汗。
“行,有总比没有强。”杨三狗看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心里盘算着。
他走到溪水村的老木匠裴轩跟前。
裴老头儿快六十了,背有点驼,但眼神清亮,手上全是老茧,是村里唯一懂点正经木工活的。
“裴叔,”杨三狗态度很恭敬,“盖窝棚这事儿,您是行家,这二百多口子人,得赶紧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不能让他们睡野地里。您看,该怎么弄?咱们都听您的。”
裴轩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浑浊的眼睛扫过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和那堆简陋的工具材料,沉默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开口:“三狗啊,急是急,但活儿不能瞎干。窝棚,图的就是个快、省、能住人。指望多好是不成了。”
他磕了磕烟灰,指着祠堂后面和村子外围靠近山脚的那片空地:“地方得选好。祠堂后面那片地还算平,离水井也近点,先紧着老人、孩子和有病的住。村子西头靠山脚那片空地更大,给青壮和能干的妇人住,离林子近,砍树运木头方便。”
“行!听您的!”杨三狗点头,“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裴轩站起身,走到空地上,用脚比划着:“窝棚不用大,能挤下四五个人就成。先得砍树!胳膊粗的树干做柱子,小臂粗的做椽子,手腕粗的树枝当横条,细树枝和茅草铺顶、糊墙。/E`Z!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他指着那堆工具:“斧头砍大树干,柴刀对付小树枝,锯子太金贵,留着关键地方用。锄头铁锹挖坑埋柱子、和泥巴。绳子、草帘子绑扎固定、挡风。”
他看向杨三狗:“人手得分派开。砍树运木头是力气活,得青壮小伙子干,还得有人看着点,别出事儿。挖坑、埋柱子、搭架子,也得壮劳力。妇人们有力气的,可以帮着和泥巴、糊墙、铺草顶,手巧的搓草绳、编草帘子。老人和半大孩子,帮着拾掇细树枝、茅草,递递东西。”
杨三狗立刻转身,对着已经分好队的流民和溪水村的青壮喊道:“都听见裴叔的话了?青壮男丁,跟我走!上山砍树!有力气的妇人,跟着裴叔安排的人挖坑、和泥!其他人,听王砚和孙先生调度,准备材料、打下手!”
他这一嗓子,像吹响了冲锋号。
七八十个青壮,在杨三狗、赵四爷和溪水村几个熟悉山林的猎户带领下,扛着斧头柴刀,朝着后山进发。
后山的林子不算太密,但碗口粗的树不少。
杨三狗大声提醒:“都注意安全!两人一组,互相照应!别贪大,胳膊粗、小腿粗的树干就行!砍的时候看好方向,别砸着人!小树枝也都要,手腕粗的别放过!”
一时间,山林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梆梆”砍树声和树枝断裂的“咔嚓”声。
汉子们挥汗如雨,一棵棵树被放倒,削去枝桠,变成一根根光溜溜的树干。
力气大的扛整根,力气小的两人抬一根,还有的拖着大捆的树枝,蚂蚁搬家似的往山下运。
虽然工具简陋,效率不高,但人多力量大,源源不断的木材开始堆积在村子西头的空地上。
村里这边,裴轩也没闲着。
他指挥着溪水村剩下的壮劳力和流民中分出来的部分有力气的妇人,在选定的两片空地上忙活开了。
“坑不用深,一尺半到两尺就够!间距嘛…窝棚大概这么宽…”裴老头儿用步子丈量着,在地上划出一个个浅坑的位置。+5,4`看¢书/ \首*发*男人们抡起锄头铁锹开始挖坑。
另一拨人则在裴轩指定的地方挖大土坑和泥巴。
溪水村旁边有条小溪,取水方便。
妇人们和部分老人孩子,用桶提来溪水,倒进土坑里。
男人们赤着脚跳进去,奋力地踩踏、搅拌,把黄泥和成粘稠的泥浆。
还有人专门负责去割长草,掺进泥浆里增加粘性。
王砚和孙老秀才带着剩下的人也没闲着。
他们把运回来的小树枝按粗细分开,细的堆一堆准备当横条或编墙用,更细的枝条和割回来的茅草堆成小山。
老人和孩子们坐在旁边,用手飞快地搓着草绳,或者把柔软的茅草编成一块块粗糙但厚实的草帘子。
这些将是窝棚的“墙”和“门帘”。
材料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乱之年:从挖野菜到平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