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1章 赈灾(2/3)
最后,秦始皇提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粮食始终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虽然统一战争带来了短暂的动荡,但它最终是为了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李奇当年的话——“苦在当代,福泽万世”
——深深印刻在秦始皇心中。′w·a_n\z~h?e*n.g-s¨h`u?.′n/e¨t.
秦始皇胸怀壮志,他所开创的一统理念成为后世王朝效仿的目标。
!若无秦始皇,中华大地或许不会如此稳固统一。
然而,令李奇遗憾的是,秦始皇的儿子们未能继承父辈的雄才伟略。
眼下三晋之地饥荒严重,李奇进言献策。
他提到秦国有关中与蜀地两大粮仓,一直是军需的重要保障。
建议从蜀地调粮赈灾,以解三晋百姓之困。”赈灾并非易事。”
嬴正沉思片刻后说道,“人心比猛兽更为险恶,仅靠调拨粮草难以长久解决问题。
更何况,三晋初定,仍有敌对势力暗中作梗,他们会阻碍赈灾行动,甚至冒领粮草。”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李奇胸有成竹地答道:“此难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
他思索片刻,随即展颜一笑,“请陛下听我一言。”
“倘若朝廷拨发粮食救灾,那些心怀怨恨的大秦三晋权贵必定会冒领,甚至煽动未受灾的民众一起冒领。
正如大王所说,人心难以揣测。”
“但如果在赈灾的粮食中掺入沙土,大王认为那些并非灾民的人还能吃得下去吗?”
李奇轻笑一声,说出这番话。
嬴正听罢,表情略显惊讶,随即深思起来。”对于忍饥挨饿的灾民来说,活下去是唯一的念头,即便口粮里混有沙土,他们也会咽下,因为这是他们生存的机会。
但那些冒领的三晋权贵和心怀叵测之人,这样的掺沙粮食便是无法下咽的污秽之物,绝不会去触碰。”
“他们绝不可能食用。”
嬴正毕竟是一代雄主,李奇一句话便让他彻底领悟。”正是如此。”
“这样一来,”
“足以确保粮食真正送到灾民手中。”
“同时为防意外,粮草运输与赈灾之事不宜交由官府执行,而应交付给大秦各营锐士负责。”
“军法森严,较之秦律对官员的要求更为苛刻。”
“这能有效防止地方官吏贪污腐败。”
“此外,赈灾时若发现冒领者,不必留情,直接处决,以杀止乱,使那些三晋权贵心生畏惧。”
嬴正听后点头表示认同。
以军队管理赈灾、调配粮食,既能避免被地方官府侵吞,掺沙可防止被大量非灾民冒领,而以杀止乱则能让三晋权贵胆寒。
这一系列措施环环相扣。”奇儿果然才华出众。”
“这样一个难题竟被他轻易解决。”
嬴正心中满是欣慰。
他对李、韩两地百姓遭受的饥荒深感忧虑,但迟迟未能采取行动,正是因无计可施。
毕竟,
这些都是李、韩两国灭亡后遗留的问题。
面对大秦,他们不得不横征暴敛,强制征召壮丁,致使农田荒废,百姓无粮充饥。”明日早朝,寡人便宣布此决策。”
“赈灾事务,你已有打算?”
嬴正含笑问李奇。
李奇答道:“三晋之地本就是我负责防务,赈灾事宜可交由麾下主将执行,粮草运输则可托付雍城大营。”
“就依你所言。”
嬴正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短短数日间,嬴正便察觉到李奇的快速成长,处理正务已显娴熟,只需稍加历练,他定能更加成熟通达。
这一难题竟被李奇如此轻松化解,足见其智慧非凡。”禀报大王,上将军蒙骜求见。”
殿外,李高低声禀告,目光却悄然落在主座上的李奇身上,那神情中交织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过去,胡害还能经常入宫向嬴正讨好献媚,但自李奇的孩子入宫后,胡害再无机会展露这些心思,彻底被嬴正冷落。
不只是胡害,就连曾备受嬴正器重的浮苏,也因某些缘故被嬴正疏远。
不仅是皇子们,连李高自己也失去了昔日荣宠。
从前他在章台宫侍奉嬴正,独受信任,如今却只能在外候命,如同普通宦官一般。
这一切变化都显而易见。
然而,李高对此毫无办法,若他敢多言,嬴正一句话便足以灭他满门。”连奏折都让李奇批阅,莫非这李奇竟是大王的私生子?”
李高暗自思忖,眼见嬴正如此偏爱李奇,心中满是嫉妒。
往昔章台宫中并非这般光景。”传。”
嬴正头也不抬地应允。”诺。”
李高躬身退下。
片刻后,蒙骜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入大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