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春雷惊蛰(1/4)
开春的第一场雨来得又急又猛。,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李云龙站在团部门口的屋檐下,看着黄豆大的雨点砸在泥地上,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草木萌发的新鲜味道,远处山峦笼罩在雨幕中,像一幅洇了水的水墨画。
"团长,电报。"赵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压抑的兴奋。他手里捏着一张电报纸,眼镜片上沾着水珠,裤腿溅满了泥点,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李云龙接过电报,借着昏黄的光线辨认着上面的字迹。雨水打在纸面上,墨迹很快晕染开来,但他还是看清了最关键的那行字:"日军第23联队主力已撤离青山县,仅留一个加强中队驻守。"
"消息可靠?"李云龙把电报揉成一团攥在手心里。
赵刚点点头:"地下党的同志亲眼看见鬼子车队往南开了,还带走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李云龙眯起眼睛望向雨幕深处,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在满是胡茬的下巴上汇成小溪。青山县是方圆百里最大的日军据点,城墙高大坚固,四角还修了炮楼。要是真如电报所说,现在城里只剩一个中队...
"老赵,你怎么看?"李云龙突然问道。
赵刚推了推眼镜:"太巧了。鬼子刚走,情报就送来了?会不会是..."
"引蛇出洞。"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老子偏要当这条蛇!"
两人回到团部,李云龙从炕席底下抽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这张地图已经用得起了毛边,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满了记号。他粗糙的手指在青山县的位置画了个圈:"县城三面环山,只有东门一条大路。城墙高两丈五,四个角楼各有一挺重机枪。"
赵刚补充道:"据内线报告,留守的是吉田中队,约两百人,配属两挺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移动,最后停在县城西北方的一片山地:"黑虎岭。这里有条小路可以绕到县城背后,去年冬天我让侦察连踩过点。"
"你想偷袭?"赵刚皱眉,"可城墙那么高..."
"不是偷袭。"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是调虎离山。"他详细解释道:先派小股部队佯攻东门,引守军出城追击;主力则埋伏在黑虎岭,等日军追兵过去后,趁机夺取空虚的县城。
赵刚沉思片刻:"太冒险了。万一鬼子不上当,或者追击的部队回援太快..."
"所以需要有人拖住他们。"李云龙的目光转向窗外。院子里,张大彪正在训练新兵,他左臂的伤还没好利索,动作有些僵硬,但吼声依然洪亮。"让大彪带一连去,这小子最会装怂。"
雨一直下到傍晚才停。李云龙踩着泥泞的小路来到村西头的铁匠铺,老远就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铁匠老吴是个五十多岁的黑脸汉子,祖传的手艺,根据地的武器维修全靠他。
"老吴,东西准备好了吗?"李云龙掀开草帘子钻进去,扑面而来一股热浪和铁锈味。
铁匠铺里火光熊熊,老吴正带着两个徒弟忙活。见李云龙进来,他擦了把汗,从墙角拖出两个木箱:"按您说的改了,二十个土地雷,引信都加长了。.白\马_书-院_ !首+发*"
李云龙蹲下检查,这些地雷外壳用的是废旧铁锅,里面填满黑火药和碎铁片,引信是用油浸过的麻绳做的,燃烧速度很慢。
"好手艺!"李云龙拍拍老吴的肩膀,"再给我打二十把大刀,要快。"
老吴面露难色:"团长,铁料不够啊..."
"这个好办。"李云龙从怀里掏出张纸条,"明儿去小王庄找刘财主,就说我李云龙借他家的铁栅栏用用。"
从铁匠铺出来,李云龙拐进了隔壁的裁缝铺。老板娘周婶正带着几个妇女赶制军装,见他进来连忙起身:"李团长,您要的衣裳做好了。"
李云龙接过那套伪军制服比了比,大小正合适。周婶的手艺没得说,连领口的污渍都仿得惟妙惟肖。
"周婶,再帮我做面旗子。"李云龙凑近低声道,"要膏药旗,越大越好。"
周婶的手一抖,针扎在了指头上:"李团长,这..."
"别怕,有用。"李云龙眨眨眼,"明天一早我来取。"
回到团部已是深夜,赵刚还在油灯下写着什么。见李云龙进来,他放下钢笔:"老李,我刚收到地下党最新情报,青山县的情况有变。"
李云龙倒了碗凉茶咕咚咕咚灌下去:"怎么说?"
"吉田中队今天突然出城,在十里铺设立了个前哨站。"赵刚指着地图上新标记的红点,"这里正好卡在黑虎岭的入口。"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好事啊!这说明鬼子是真怕咱们打县城,连前哨都放出来了。"他掏出烟袋点上,美美地吸了一口,"计划不变,后天行动。"
第二天天不亮,李云龙就带着王喜武和几个侦察兵出发了。春寒料峭,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