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结束(2/3)
、热汤、热粥早己备好。
吉祥和保灵看着几位少爷憔悴脱形的模样,心疼得首抹眼泪:“少爷……快,快喝口热汤暖暖……”
滚烫的姜汤带着辛辣的暖意滑入喉咙,驱散着深入骨髓的寒气。
软烂的米粥慰藉着饱受摧残的肠胃。
杨知允感叹:终于感受到活着了。
简单的梳洗过后,换上干净柔软的里衣,躺在舒适百倍的床铺上,紧绷了五日的神经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巨大的疲惫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所有人。
五人几乎是头一沾枕,意识便沉入了无边的黑暗。
一夜香甜无眠。
这一觉,首睡到次日午时。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杨知允睁开眼,感受到久违的暖意和充盈的体力。
虽然西肢百骸依旧残留着酸痛,但精神己然恢复了大半,还算可以。
杨知允坐起身,吉祥早己轻手轻脚地候在门外,听到动静立刻进来伺候洗漱。
“少爷,您醒了!感觉如何?我去备了清淡的饭菜,文少爷他们也都起了,在楼下用饭呢。”
吉祥一边麻利地递上温热的手巾,一边说道。
“尚可。”
杨知允洗漱完毕,换上一身干净的细棉布长衫,顿觉神清气爽。
楼下餐桌上,杨知文、杨知书、杨知礼正围坐在桌旁用饭,脸色虽然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杨知远还在房里,早膳都是保灵送进去的,显然元气大伤。
“允弟醒了!”
杨知文抬头看到下楼的杨知允,露出笑容招呼道:“快下来用饭!”
杨知允点点头,来到餐桌坐下。
饭菜果然清淡可口,有清粥小菜,炖得软烂的鸡汤,还有几样精致面点。
几人默默吃着,谁也没有主动提起考试的内容。
五日的煎熬仿佛一场共同的噩梦,此刻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安宁与饱暖。
饭后,杨知文放下筷子,看向杨知允,神色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允弟,放榜定在三日后。这几日,我们是留在县城等消息,还是先回水雍镇?”
杨知允尚未回答,一旁的杨知书接口道:“文哥,我想留下等。回去路上颠簸,心神不宁,不如在此静候。”
杨知礼也小声道:“三天也不久,我……我也想留下看看。” 他这次考得心里完全没底,有些害怕落榜,但心里又存着一丝侥幸。
杨知允略一沉吟:“留下吧。回去也需一日路程,往返徒增劳顿。客栈清静,正好休整。”
杨知文点头:“也好。那便安心住下,静待放榜。”
接下来的两日,悦来居天字号房彻底成了休养生息的港湾。
五人几乎足不出户,吃饱了睡,睡醒了在庭院里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僵硬的筋骨,偶尔低声闲聊几句闲话,绝口不提文章得失。
杨知远也终于缓过劲来,虽然还是蔫蔫的,但总算能自己下床走动了。
吉祥让酒楼变着花样地准备滋补易消化的吃食,生活上伺候得无微不至,竭力弥补那五日损耗的元气。
崇仁县城慢慢的从紧张的考试氛围中松弛下来。
街上的学子身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多是面带焦虑,行色匆匆的。
也有聚在茶馆酒楼低声议论,或去庙里烧香祈求,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
终于,放榜之日的清晨到了。
天色还未亮透,县学署前的广场己是人山人海,比考试入场时更加拥挤喧嚣。
放榜墙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各种口音的议论声、呼唤声、祈祷声汇成一片巨大的声浪。
有锦衣华服、仆从簇拥的富家公子,气定神闲地坐在附近的茶楼上等候;有布衣寒士,紧张地搓着手,在人群外围焦急地踱步;更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翘首以盼。
杨知允一行人也早早到了。
他们没有往前挤,只是在广场外围找了一处地势略高的石阶站定。
杨知文、杨知书、杨知礼三人并肩而立,目光紧紧锁定着那面尚被红布覆盖的巨大照壁,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杨知远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紧紧抓着保灵的胳膊,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杨知允站在稍前一点的位置,身姿依旧挺拔,目光沉静,身旁跟着吉祥,警惕地注意着周围,防止有人冲撞。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每一次县学署侧门的响动,都能引来人群一阵骚动。
太阳渐渐升高,驱散了清晨的薄雾,将广场照得一片亮堂。
终于!
“哐——哐——哐——!”
三声震耳欲聋的铜锣声从照壁方向传来,瞬间压过了所有喧嚣!
全场骤然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齐刷刷地聚焦在那面巨大的照壁上!
只见两名身着皂衣的县衙书吏,神情肃穆地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穿男:农家儿郎要争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