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山货换新(1/2)
暴风雪肆虐了三天才停歇。′精+武¨暁!说′徃/ ?首!发·秦铁柱推开被积雪堵住的屋门,晨光下漫山遍野的银白刺得人眯眼。他回身取下墙上挂着的53式步骑枪,深褐色的枪托在雪光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拉开枪栓检查时,黄铜色的7.62×39mm步枪弹在弹仓里纹丝不动——獾油防冻的效果比想象中更好。
"今儿雪停,正好赶集。"周晓兰的声音从灶房传来,混着铁锅翻炒的声响。她正在烘烤最后一批熏制的野兔肉干,油脂滴在炭火上滋滋作响。自打用岩羊绒织了双袜子,她冻裂的脚后跟好了许多,此刻踩在热砖上的脚步轻快有力。
秦铁柱清点着要带的货物:三张硝制好的野兔皮,五串风干的麂子肉条,两包松子,还有最珍贵的——用油纸仔细包裹的野山参。这株六品叶的老参是他在老鹰嘴背阴处偶然发现的,根须完整,芦头饱满,在供销社能换不少紧俏货。
小丫从里屋蹦出来,身上穿着新改的棉袄,袖口接了一截獾皮,再也不怕玩雪时湿袖子。她怀里抱着个粗布包袱:"哥!我晒的蘑菇!"打开是半斤品相完好的鸡油菌,金黄的菌伞在雪光下像小太阳。!2,y,u,e¨d\u..-c.o?m!自从跟着哥哥认了几次山货,小丫头眼力见长,再不会把毒鹅膏当松茸采了。
父亲在枣树下捆扎货物,腿上的兔皮护膝换成了更厚实的狼皮——是上月那头掉进陷阱的老狼身上剥的。他的动作比年前麻利多了,弯腰时膝盖只发出轻微的"咔"声。"带上这个。"老人递来个竹筒,里面是用蒲公英根、刺五加泡的药酒,"供销社老张的闺女坐月子,换点红糖回来。"
雪后的山路像铺了层碎银。秦铁柱背着竹篓走在前面,脚印深深浅浅地烙在无人踏过的雪面上。周晓兰挎着包袱紧随其后,发间那根木簪随着步伐轻晃。小丫跑在最前头,红头绳在雪地里分外扎眼,像只欢快的小山雀。
十里外的公社比往日热闹。年关将近,各村来赶集的人把供销社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柜台后的老张推了推眼镜,接过那株野山参时倒吸一口凉气:"六品叶!"他转身从里屋捧出个铁皮盒子,里面是五张崭新的工业券,"县里干部专要的,够换双胶鞋了。"
麂子肉干被粮站主任夫人包圆了,换回三斤菜籽油和一块深蓝色的"的确良"布。?武.4*墈_书, ~首*发+松子引来中心小学老师的妻子,她用两本旧课本和半截铅笔换了去。最抢手的是兔皮,公社书记亲自来看,用五斤全国粮票和两包"大前门"香烟换走了最好的两张。
秦铁柱在农具柜台前驻足良久。他指尖抚过一把新到的钢锯,锯齿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老张会意地眨眨眼:"拿参须抵就行。"这锯子比柴刀效率高十倍,以后做陷阱砍榛木再不用费半天劲。
正午时分,三人在面摊歇脚。热腾腾的杂酱面吃得小丫鼻尖冒汗,周晓兰悄悄把自己碗里的肉酱拨给丈夫一半。秦铁柱变戏法似的摸出个小纸包——是供销社柜台里摆的蛤蜊油,冬天抹手防皲裂最好。周晓兰眼圈突然红了,低头把脸埋在面碗升腾的热气里。前年这时候,她还在为半盒蛤蜊油跟继母置气呢。
返程时竹篓换了内容:沉甸甸的钢锯,给父亲的新烟锅,给母亲的顶针和蓝布,给小丫的花头绳和作业本。最金贵的是用工业券换的回力鞋,胶底厚实,走山路再不担心扎脚。秦铁柱自己的收获是包"大前门"——不是为抽,是拆开卷烟纸做枪械防潮用。
路过村口时,老槐树下聚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父亲也在其中,正用新烟锅装旱烟,见他们回来忙迎上去。右腿迈步时只有轻微的迟疑,远不像去年那样一瘸一拐。小丫献宝似的举着作业本飞奔过去,惊飞了树上积雪,簌簌落满老人肩头。
晚饭是难得的白米饭配腊肉炒蕨菜。母亲用新顶针缝补衣裳,针脚比往日细密整齐。父亲试了试新烟锅,铜锅头在油灯下金光闪闪,吐出的烟圈都比往日圆润。小丫趴在炕桌上写作业,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崭新的本子散发着纸墨清香。
秦铁柱在院里调试新钢锯。锯齿咬进柴火棒的瞬间,他嘴角不自觉上扬——前世在丛林作战时要有这利器,搭隐蔽所何至于费两小时。周晓兰倚着门框看他,突然"扑哧"笑出声:"像孩子得着新玩具。"月光下她腕上的银镯子闪着微光,那是用麂子肉干跟村里银匠换的边角料打的。
夜深人静时,秦铁柱取出五西式手枪做例行保养。拆下的零件在油布上排列整齐,他用新得的卷烟纸蘸獾油,轻轻擦拭击针和复进簧。这种高级卷烟纸纤维细腻,不留纸屑,是枪械保养的佳品。装好枪,他忽然发现周晓兰在灯下摆弄什么——竟是把他换下的旧枪套拆了,正在往新枪套暗袋里缝块麂皮。
"垫着这个,走山路时弹匣不会哗啦响。"她头也不抬地说,针尖在麂皮上穿梭如飞。灯光将她低垂的睫毛投在脸颊上,像两弯小小的月牙。
秦铁柱望向窗外。积雪覆盖的山峦在月光下如同巨兽的脊背,而山脚下这盏昏黄的灯火,就是他要守护的全部疆域。前世的战术背包里永远装着C4和夜视仪,而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