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三章 熊油凝光(1/3)
清晨的薄雾还缠绕着山腰,院子里己飘散开浓郁的油脂焦香。^8′1~k!s.w?.^c!o?m¢
秦铁柱推开屋门,只见灶房门口支着那口新换的厚铁锅,锅底柴火噼啪,锅里大半锅乳白黏稠的油脂正咕嘟翻滚,腾起带着浓烈腥膻的白气。
父亲挽着袖子,露出筋肉结实的小臂,正用一把长柄木勺,沉稳地搅动着锅里的油脂,防止其粘底焦糊。
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脸颊流下,花白的鬓角湿漉漉的,眼神却专注得像在打磨一件珍宝。那张巨大的熊皮不见了,锅里的油脂,正是它最后的馈赠。
“爹,这么早。”秦铁柱走到锅边,热浪混着浓烈的熊油味扑面而来。
“得趁早熬,熬透了才经放,油也清亮。”父亲头也没抬,用力搅动了一下锅底,“这熊油金贵,抹伤口、治冻疮、点灯,都好使!比獾油还顶事!”他搅动木勺的手臂肌肉贲张,那条伤腿稳稳地蹬在地上,支撑着身体前倾的力道,不见丝毫颤抖。
秦铁柱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角落。那张处理好的獐子皮正铺在阴凉处晾着,旁边是鞣制完毕、叠放整齐的巨大野猪皮,深褐色的皮板透着油润的光泽。
母亲和周晓兰在堂屋门口,就着晨光,正用新买的蓝粗布给秦晓柱缝制小褂子。
周晓兰的手指灵巧地穿梭,针脚细密匀称,母亲则拿着小剪刀修剪着线头,两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都带着笑意。
摇篮放在她们脚边,秦晓柱在里面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拳头,阳光落在他粉嫩的小脸上。
小丫则蹲在院角的青石板旁,面前摊着她的宝贝笔记本和那支带橡皮头的铅笔。
她没有写字,而是用铅笔头,极其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在石板粗糙的表面上,临摹着秦铁柱昨晚写在笔记本上的“獾油灯”三个字。
小眉头紧紧皱着,嘴唇抿成一条线,手腕上的兽牙手串随着她用力而微微晃动。写歪了,就用手指沾点唾沫使劲擦掉石粉,再重新来过。
“柱子,今儿得去趟山货站,把这熊掌和熊胆出了。”父亲停下搅动,用木勺舀起一点油,看了看成色,又倒回去,“东西金贵,放久了走样。”他用下巴指了指灶房屋檐下吊着的、用油布仔细包裹好的西只巨大熊掌和那个墨绿色的熊胆。
“嗯。”秦铁柱应道。
他回屋背上空背篓,仔细检查了一下腰间五西式手枪枪套的暗扣,又将53式步骑枪挎上肩头。
沉甸甸的枪身贴着后背,带来一种冰冷的踏实感。作为护林员,携带武器是职责所需,也是深入山林的底气。′如/文¢王¢ /蕪^错¢内¢容\
临出门,他瞥了一眼青石板上妹妹那歪歪扭扭却异常认真的字迹,没说话,大步走出了院门。
通往公社的山道被前夜小雨润得有些泥泞。
秦铁柱步履沉稳,53式步骑枪的木质枪托随着他的步伐,有节奏地轻碰着后背的肌肉。
7.62×39mm中间威力弹的弹仓里压满了十发子弹,黄铜弹底在阳光下偶尔闪过微光。
他手指习惯性地搭在护木上,感受着木质纹理和金属的冰凉。
这枪导气式自动原理可靠,但维护必须精细,尤其导气箍和活塞杆,稍有积碳就容易影响复进。
想到昨晚保养时导气孔里清出的那点细微残渣,他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肩头,让枪带的位置更熨帖些。
腰间的五西式手枪枪套紧贴着腰侧,7.62mm口径的短管在近身缠斗和狭窄林间更具优势,双排双进八发弹匣提供了足够的火力持续性。
他调整了一下枪套的位置,确保拔枪时毫无阻碍。
山货站门口依旧排着队伍,空气里混杂着皮毛、干果和生鲜的气味。
当秦铁柱解开油布,露出那西只巨大、带着粗硬短毛的熊掌和那个沉甸甸、墨绿色半透明的熊胆时,周围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低低的议论。
收购员老张推了推鼻梁上缠着胶布的眼镜,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先是拿起一只熊掌,沉甸甸的,仔细检查着掌心的肉垫、边缘的硬毛,又凑近嗅了嗅新鲜程度。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墨绿色的熊胆,对着阳光仔细端详其颜色、透光度,用手指轻轻捏了捏囊壁的厚度和弹性,最后放到鼻子下深深吸了一口气,那股特有的苦腥气让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上等货!”老张难得地提高了嗓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熊掌,全须全尾,新鲜!熊胆,个头足,成色好,墨绿透亮,苦味正!”他报出了一个让旁边几个老山民都咋舌的价格。
算盘珠子噼啪作响,最终结算,除了厚厚一沓旧币,竟还换回了五张宝贵的工业券和两张罕见的棉花票!
秦铁柱将钱票仔细收好,没有立刻离开。
他用一部分钱,在旁边的供销社门市部买了家里急需的东西:一口更大的、带盖的陶瓮(用来存放熬好的熊油)、几斤颗粒更细的精盐、两包洋火(火柴)、一大块深棕色的洗衣皂,还有一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