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招安他们也是在向天下人展示他们的大度,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前朝余孽就对他们赶尽杀绝。
太子沉默看着她,招安吗?若是他们能打消光复大明的想法, 他不介意给他们一个光明正大做人的机会。
可惜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就像他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一样。
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未来之事不是他们现在就能猜到的。
现在还是先成全她的小心思吧,多出宫也是好事。
“皇阿玛,儿臣是这么想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若儿臣能在宫外开府,是不是能更好的体验民生?”
康熙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他是让他想想要什么奖励,没说让他搬出宫去啊。
他可是太子,是储君,搬出宫算什么事?
云舒同样一脸懵逼的看着太子,他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吗?
她前脚刚想着要是能经常出宫就好了,他后脚就提了出宫建府的建议,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夫妻同心?
太子有些得意,他确实能听到她的心声,但他是不会告诉她的。/l!u~o-l¢a+x!s_..c¨o^m/
“皇阿玛觉得儿臣的提议怎么样?”
“不怎么样,哪有一朝太子跑到宫外建府的,是朕给你的毓庆宫不够你施展了吗?”
“这不是想着在宫外方便些吗?您又不是不知道,宫门下钥后就不能出去了,若是有急事,儿臣只能干着急。”
康熙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他说得似乎挺有道理的,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若他是一般皇子的话说不得他就答应了,可他是储君,他要是放他出去,绝对会出问题的。
“皇阿玛,儿媳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殿下一心为民,若是可以,儿媳希望您能答应殿下的请求。”
康熙刚想拒绝,云舒就开口了,一开口就是为了民生考虑,这让康熙十分为难。
太子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会高高在上看人的少年了,难得他如此上进,他真的要拒绝他吗?
且这还是太子少有的请求,若是拒绝的话,他会伤心的吧?
云舒和太子都看出了他的纠结,他们对视了一眼,纠结就代表此事有转机。?c¢q·w_a?n′j′i^a¨.!c\o`m-
“皇阿玛,不是儿臣非要出去,而是儿臣有不得不出宫建府的理由。”
康熙准备听听他的想法再决定要不要放他出去,毕竟是储君,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什么理由?”
【八九不离十了,希望太子给力些,不要让皇阿玛再次生出拒绝的想法。】
“皇阿玛可能不知道,白莲教在民间的名声颇好,儿臣若是出宫肯定会被他们盯上。
若他们发现儿臣是真的一心为民,您又是个明君,说不定他们会放弃反清复明的想法。
白莲教一首是大清的心腹大患,存在世间多年,想要连根拔起是不可能的,若能招安,对双方都有好处。”
太子的话让康熙沉默了。
他原以为他想出宫建府是觉得宫里压抑,这才想要出去躲一躲的,没想到他想的是大清的天下。
不愧是他和元后所出的嫡子,这太子之位给他果然是正确的。
只是白莲教在暗他们在明,太子若是出宫,会不会适得其反?
太子一看他沉默,决定再接再厉。
“皇阿玛,您仔细想想,若真让他们在民间打出名声,一旦他们揭竿起义,吃亏的可是咱们啊。
还不如让儿臣出宫建府,既能光明正大的体验民生,又能让躲在暗处的他们露出马脚,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这些高产红薯的出现首接打破了现在的局面,只要这个消息传出去,百姓肯定会站在咱们这边的。
您就成全儿臣吧,您放心,哪怕儿臣身在宫外,也会时长进宫帮您处理奏折的。
加上弘昭还小,正是三观树立的时候,儿臣是太子,他就是未来的储君,您就不想看看他有没有成为未来储君的能力?”
弘昭一出,康熙果然动摇了。
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他要是不同意,怕是会让这小子失望的。
“朕可以同意你们出宫建府,但这毕竟不是小事,你可想好在哪里建府了?”
“皇阿玛同意了?太好了, 儿臣就知道您会同意的,您是不知道,儿臣前些日子出宫前就相中地方了,正是城西二伯父家旁边的位置。”
豫亲王府旁边?是个不错的位置,既然他想在那里建太子府,那就成全他吧。
“可以,朕晚些时候就安排人建太子府,算是对你们的嘉奖,但朕希望你记住一点,你是太子,犯事当以自己的生命为前提,不要莽撞行事。”
“儿臣知道了。”
云舒满脸激动的看着太子,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