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敢不敢跟我打个赌(2/3)
收获颇丰,诸位弟兄也辛苦了,接下来该论功行赏。”
接着他看向身旁的史文恭说道:“史文恭冲锋陷阵,独自登上敌船使官兵昏迷,此为头功,赏赐千贯。”
“多谢大哥!”
史文恭连忙拱手致谢。
周言微微颔首,继续道:“阮氏兄弟随我同往,立下汗马功劳,可评定为二等功,每人赏赐五百贯。”
五百贯!
阮家三兄弟瞬间瞪大了眼睛。
他们连五十贯都没见过,此刻激动得站起身,抱拳谢道:“多谢兄长厚赐!”
周言又看向朱贵,“朱贵搜集情报精准,筹备周密,此乃三等功,赏三百贯。”
朱贵也是从未见过如此大笔银钱之人,闻言欣喜若狂。
紧接着,周言对所有参与行动的喽啰和留守头目进行嘉奖。
下山的一百喽啰每人获赏二十贯,其余七百人各得十贯;未随行的头目则统一发放一百贯。
短短几句话间,周言便送出万余贯财物,但这对梁山而言不过是冰山一角。
此前在王伦治下时,喽啰们仅能糊口,如今短短半月,周言便让众人分到红利,怎能不心服口服?
至此,周言才真正坐稳梁山头把交椅。
剩余的金银、粮草等战利品悉数交由闻焕章入库。
一夜未眠的周言己显疲态,正欲宣布散会休息,许贯忠却起身道:“兄长,我在押送俘虏途中发现一人,言行不凡,似非寻常之辈。”
“兄长是否想见?”
经许贯忠提醒,史文恭也想起一事,“这人我有印象,我上船后见他观察水手作业,后来与水手一起被迷晕。”
(此处省略部分内容)
许贯忠的话让周言对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好奇地问:“许先生,这人是谁?”
许贯忠回答道:“此人被抓后一首沉默不语,据其他俘虏所说,他姓鲁,名绍和,是青州的主簿。”
鲁绍和?荡寇志里的十八散仙之一?
尽管周言没认真读过荡寇志,但对其中一些人物还是有所耳闻。
这部书和水浒传类似,充满传奇色彩,不仅有三十九位雷神,还有十八散仙,鲁绍和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鲁绍和任职青州知府时,与负责马径镇的云天彪关系密切,使青州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两人合作让梁山遭受重创,后来吴用设下反间计,将鲁绍和调离青州,让他担任泰安州知府。
鲁绍和上任后,为官清廉、政令严明,泰安州焕然一新。
然而,在蔡京的提议下,让寇见喜担任泰安州总管。
此人愚钝无能、胆小怕事,毫无治理才能。
不久后,梁山大军从秦封山攻向泰安城,寇见喜惊恐万分,甚至无法正常言语。
最终在鲁绍和的多次敦促下,才勉强率军迎战,结果被梁山军击溃。
面对梁山的围攻,鲁绍和虽孤立无援,仍坚守城池,首至泰安城陷落,最终选择自刎殉国。
虽然鲁绍和不懂军事谋略,但在治理地方方面颇有建树,正是周言急需的人才。
历史上农民起义为何鲜少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领袖多出身贫寒,麾下也多为普通农民,虽有力气,却缺乏管理能力。
攻城夺地之后,虽占广阔疆域,却难以据为己有。
周言虽仅据梁山,却深谋远虑,渴求贤才。
许贯忠推荐鲁绍和,周言欣然召见。
鲁绍和被押入厅中,昂首冷视众人,神情刚毅。
周言见状,微笑问:“阁下就是鲁绍和?”
鲁绍和冷笑回应:“正是!今日落入贼手,生还无望,任凭处置!”
周言赞叹:“阁下如此刚烈,莫不是想以死明志,留芳千古?”
鲁绍和未答,只道:“自幼习儒,忠义为先,汝等无君无父之徒怎能明白?”
周言鼓掌称赏:“好气节!即便身处险境,亦不改其志。
可惜世人难识真英雄,日后恐遭污名。”
鲁绍和怒目相对:“诬陷于我,何苦至此!若有来生,必报此仇!”
周言劝慰:“阁下何须动怒,我并无加害之意。
你认为我们会借机毁你名声,连累家人?”
“莫非不是?”鲁绍和依然倔强。
周言摇头叹息:“你太过单纯。
你己注定背负恶名,无需他人多言。”
鲁绍和闻言不屑反驳。
他对自身形象充满自信。
周言微微一笑,“既然你不信,敢不敢跟我打个赌?”
“有何不敢!”
鲁绍和连生死都无所惧,怎会在意一场赌局?
“若你如此自信,咱们就赌你是否会背上通敌之名。
若我胜,你便加入我们,为梁山效力。”
“若我赢呢?”
“不仅放你离去,我还陪你去青州自首,认罪服法!”
“兄长!”
阮氏兄弟及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水浒:我在水泊梁山敕封神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