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英烈传奇 > 第286章 神凰七年春草绿,双忠并耀昭陵春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6章 神凰七年春草绿,双忠并耀昭陵春(2/2)

目录
好书推荐:

见不合,却刚正不阿,有古大臣之风,可为宰辅”。

“辅臣……辅臣啊……” 郑度捧着明弈当年写给太宗的荐书(旧吏辗转得来),老泪纵横。辅臣是明弈的表字,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如此称呼。

“你懂我的心……可我却不懂你的心啊……” 郑度瘫坐在地,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他终于明白,明弈的争吵,从来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为了心中的“理”;明弈的举荐,却是发自内心的认可,无关政见的分歧。

“我总骂你激进,骂你不顾祖宗之法……可你却在陛下面前,为我说话……” 郑度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悔恨与悲痛交织,“你这老东西,怎么不等我……怎么不等我跟你说句谢谢……”

这位112岁的老人,一生刚毅,从未在人前落泪,此刻却哭得肝肠寸断。他想起年轻时与明弈在酒肆争论的场景,想起两人被罢官后在乡间种地的日子,想起明弈摔帽而去时那句“郑度,你等着,我定会证明百姓需要新政”……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最终都化作一句泣血的呼唤:“辅臣,等等我……”

双星陨落:司空同葬昭陵春

神凰七年三月十二日,洛阳传来消息——四朝元老郑度,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112岁。

据说,他去世前一天,还拄着拐杖,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长安的方向,坐了整整一天。

消息传到长安,秦珪正在御书房批阅《苦离子文集》,听闻郑度去世,手中的笔再次掉落。他想起明弈生前常提起的“那个老顽固郑度”,语气虽带着不满,眼底却藏着欣赏;想起郑度虽反对新政,却始终清廉自守,从未与费党同流合污。

“又是一位忠良啊……” 秦珪长叹一声,眼中泛起泪光。他仿佛看到,明弈与郑度这对斗了一辈子的老友,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相遇,或许还在为“激进”与“守成”争得面红耳赤,却又会在转身时,为对方掸去肩上的尘土。

“传朕旨意,” 秦珪站起身,语气坚定,“郑度一生刚正不阿,清廉自守,虽与明老夫子政见不同,却同为大唐柱石。追封郑度为司空,位列三公;追谥‘文忠’,以彰其忠君爱国之志。”

他顿了顿,看向昭陵的方向:“将郑度灵柩迎回长安,配享太庙,与明弈一同葬于太宗皇帝身侧。”

这个决定,让满朝文武感慨万千。两位一生政见不合的老臣,最终在太宗身边相伴,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更是大唐包容并蓄、尊重不同声音的象征。

郑度的葬礼,虽不如明弈那般牵动万民,却同样庄重。秦珪亲自撰写墓志铭,赞扬他“守正不阿,与友争理而不伤其情,与君进言而不失其节”。龙天策与玉倾城亲自扶棺,将这位百岁老臣的灵柩送入昭陵。

昭陵的松柏间,又多了一座新坟。三座墓碑——太宗、明弈、郑度,在春日的阳光下,遥遥相对,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图景。

新篇永续:双忠辉映照山河

神凰七年的春天,因为郑度的离世,再次染上了缅怀的色彩,却也因为这场跨越政见的厚葬,展现了大唐海纳百川的气度。

秦珪站在昭陵,看着三座墓碑,心中百感交集。他明白了,“新篇章”的续写,不仅需要明弈这样锐意改革的先锋,也需要郑度这样坚守原则的基石。激进与守成,本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唯有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锐意革新,才能让大唐的江山长治久安。

他回到长安,将郑度的奏疏与明弈的《苦离子文集》并列放在御案上,时常翻阅。从明弈的文字里,他读到了“变”的必要;从郑度的奏疏中,他读到了“守”的重要。

龙天策在治军时,将明弈的“风骨”与郑度的“守正”结合,既要求将士勇猛精进,又强调军纪严明不可逾越。

玉倾城在推行新政时,也常常参考郑度的“稳健”,在激进与守成之间找到平衡,让改革的步伐更稳,更能被百姓接受。

神凰七年的春天,昭陵的三座墓碑,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照耀着大唐的山河。明弈与郑度的离去,不是结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他们深爱的大唐。

秦珪站在太极殿的丹陛上,望着长安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人镜”,却从两位老臣的一生中学到了“心镜”——以百姓之心为镜,以江山之重为镜,以先贤之德为镜。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双忠的辉映下,继续向前铺展。这篇章里,有改革的勇气,有坚守的智慧,有争论的包容,更有无数人继承先贤遗志,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大唐,砥砺前行的坚定身影。而昭陵的松柏,会永远见证这一切,如同那两位跨越时空的老友,微笑着注视着他们用一生守护的江山,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不想错过《英烈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