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5小章(1/1)
安平公主最近压力大,听到这些本来就想吐,结果清河公主还在继续说:“听说有一次他把受刑者的手指剁下来泡了糖醋给吃了...”
安平被恶心得哇哇直吐......
李澄终于打断清河公主:“丹秋,你桌上那么多菜还堵不住你的嘴吗?”
清河公主赌气的闭嘴,忿忿不平。+齐¢盛_晓¢说*惘¢ ~首-发?
不过,李澄也觉得安平太胆小,不堪大任!
晚上,莲花只得吹枕边风:“一个十岁的小女娃,你指望她胆子多大?陛下若肯给臣妾时间,臣妾必定好好教导她!”
李澄道:“爱妃,你是怀着龙胎的人,切忌不可累到自己。”
莲花道:“陛下放心,累不到的。”
之后,莲花亲自教安平武功,又召房珩来宫中单独教安平的论语、国学、历史。
在青鹄团正式成立后,莲花又奏请李澄为她立威,李澄也都一一照做。¢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
但士族们依然坚持女子不可以掌军!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邺都太庙内一片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宫墙高耸入云,宫墙内,银杏叶如同一片片金色的箔纸,铺满了青石地面,闪烁着秋日的光辉。
九十九级丹墀之上,李澄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衣袂飘飘,宛如天人之姿。他牵着安平公主的手,缓步而上,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而庄重。公主今日未戴珠翠,只以银丝轻轻束起秀发,露出她稚气的脸庞。
她身着一袭靛青色的武袍,袍身紧致合体,勾勒出她少女挺拔的身姿。袍摆处绣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青鹄,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每走一步,她腰间的鎏金错刀便与玉带钩轻轻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太庙的每一个角落。
这清越的声响惊飞了檐角的寒鸦,它们扑棱着翅膀,惊慌失措地飞向远方。+6\k.a!n?s¨h\u,._c¢o/m+
司礼监提督高亢激昂地唱道:“孝治天下,青鹄承运,万民归心,跪拜先祖之灵!”
李澄携同安平公主,恭敬地跪在庄严肃穆的先祖灵位前。青铜鼎中燃起苍梧香,袅袅香烟缭绕,带着对先祖的敬仰与追思。
此时,李澄忽地解下腰间那块太祖所传的珍贵蟠龙玉佩,动作轻柔而庄重地系在公主的腰间,这一举动令随行史官的笔尖微微颤动,仿佛连历史都在这一刻屏息。
李澄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太祖起兵时,曾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彰显其胸怀天下、不拘一格的壮志。今朕观满朝朱紫,权贵显赫,却鲜有如朕的女儿一样敢于直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
他轻轻地抚摸着安平的发顶,目光中满是骄傲与期待。
李澄:“此女执掌青鹄团,非为一己之私欲,而是怀揣着效仿北陆飞扬团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崇高志向!她将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勇,彰显我大夏儿女的铁血丹心!”
话音未落,太庙西侧忽传来玉磬碎裂之声。原来是士族暗中埋伏的“风水师”正欲以“女主乱政”为由破坏法器,却被莲花早先安插的暗卫当场擒获。
李澄冷笑,命人将风水师押至灵前,就着长明灯火活活烧了那张写满谶语的帛书。
李澄高举《青鹄令》竹简:“大夏祖制三百二十条,可有明文禁女子掌军?”
他将那竹简掷地有声:“着宗正寺即刻将安平公主之名刻于玉牒,朕以上天赐予我的皇权下令,安平公主乃“青鹄”之主帅!”
当李澄小心翼翼地将那闪耀着金色光泽的软甲披在安平公主的肩头时,御史中丞正要上前进谏,却猛然间见到公主身形一动,错刀瞬间出鞘,宛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空气。那锋利的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寒光过处,御座旁的青铜貔貅竟被削去半只前爪,铜屑飞溅,令人心惊胆颤。
群臣仿佛看到安平公主的刀尖上滴落着鲜红的血珠,她的目光如炬,冷冷地扫过阶下那些神情各异的群臣,声音坚定而有力:“此刀名为‘斩龙’,乃是我太祖皇帝征讨柔然时所佩之刀,曾斩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
紧接着,公主忽地将刀架在了自己的颈间,那冰冷的刀刃紧贴着她细腻的皮肤,仿佛随时都会割破那脆弱的血脉。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诸公若觉得女子掌军有违天道,不妨现在就参劾本宫。我这颗头颅,正好可以用来祭奠那些因饥饿而死在士族田庄外的无辜流民!”
满朝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公主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所震撼,一时间竟无人敢言语。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踏云驹的嘶鸣声,那高昂而激昂的声音仿佛是在为公主助威。李澄亲自将先帝的御马牵至安平公主的身前,那马鞍之上赫然挂着半面残破的玄铁盔。这顶头盔正是一百二十年前,女将军长孙千雁战死沙场时所戴的那顶,它见证了无数巾帼英雄的辉煌与悲壮。
不想错过《宫里有莲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