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7章 录音笔播往生经(2/2)
他的话,竹笛的竹纹里渗出点淡淡的水汽,那是三奶奶吹笛时,口水溅上去的,带着活人的气;红布条上的喜气泛着微光,那是她系布条时想着“听笛的都能沾点喜”的温柔;桂花在布套里轻轻动,像在唤醒队员们对“活声”的认知——收音本是对人间声音的珍视,不该被戾气变成召唤冥音的媒介。
其他队员的录音笔也纷纷恢复正常,播放的是之前录下的鸟鸣、风声、队员的笑谈,带着鲜活的阳气。之前被经声影响的队员们摸着竹笛,突然觉得识海里的沉郁散去了,那些逝去的声音不再是执念,而是温暖的回忆,像三奶奶说的“活人的笑,比啥经文都能安魂”。
遗迹深处的石龛里,突然落下卷竹简,里面夹着块玉哨,上面刻着“声”字,与之前的终局真言拼在一起,组成“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生救食水能眠居明讯录显声”的完整真言。玉哨的光与竹笛的暖音交织,映出无数活人的声音:孩童的笑、老人的咳、田间的号子、灶房的叮咛,这些声音织成张温柔的网,兜住所有想被经声勾走的魂。
“笛孔的灰该清了,得找根细竹签通一通。”李长生用布擦着竹笛,嘟囔道,“三奶奶说‘笛要通,音才顺,孔堵了,声发闷,镇不住邪’,回头找根新楠竹,让她教我削支新笛,再系上今年的桂花,让音里的甜更多点。”
玄诚子盯着玉哨上的完整真言,突然彻悟了这一路的终极答案:从碳测仪引怨到录音笔归真,所有被邪术扭曲的“声音”,本质都是对“人间烟火气”的背离。碳测仪催岁月,是忘了时光里的细碎声响;录音笔播往生经,是丢了眼前的鲜活笑语,而李长生的旧物,不过是带着三奶奶的“活气”:记着哭,念着笑,藏着闹,守着暖——这些最朴素的“人间声”,才是“镇心”的本源。
被经声缠过的队员把祖父的竹哨系在楠竹笛上,对着石龛深深一揖。他知道,祖父留下的不是经声,是期盼:活着的人好好听风、听雨、听彼此的笑,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活声在,再凶的煞也勾不走魂。
李长生背着背包往遗迹外走,竹笛在布套里轻轻晃,竹的清苦混着桂花的甜,像在诉说声音的真谛。他望着玉哨上的完整真言,终于明白,这一路收集的所有“镇物”,拼出的不是什么玄妙阵法,而是最平凡的生存之声:敬生、惜暖、记笑、守真——这些藏在笛声、童谣、炊烟里的人间活气,才是能镇住一切邪祟的“初心”。
竹笛上的豁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在说:别怕,有活人声的地方,就没有勾魂的经;存着烟火气的地方,就没有驱不散的寒。
喜欢芥子长生局。
不想错过《芥子长生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