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 六国反应,合纵之议再起!(1/2)
韩国灭亡的消息,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凛冽寒风,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中原大地。~e/z\k!a/n.s`.!c?o?m+它不像战马奔腾那般喧嚣,却比任何号角都更令人心胆俱裂。这股寒风刮过大梁,刮过邯郸,刮过郢都,最后在临淄的海边盘旋,将六国君臣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与安逸,吹得荡然无存。
邯郸,赵王宫。
赵王迁的脸色比宫殿里的白玉摆件还要苍白。他手中的酒爵“当啷”一声掉落在地,醇香的赵酒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
“月余……仅仅月余?”他的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一个百年王国,就……就这么没了?”
阶下,刚刚从边境逃回来的使者匍匐在地,头都不敢抬:“回大王,千真万确。秦军破阳翟,三日便兵临新郑。韩王安开城出降,秦国……秦国己设颍川郡。”
颍川郡!
这三个字像三根烧红的铁钉,狠狠地钉进了赵王迁的心里。韩国没了,那么秦国的东大门便彻底敞开。从颍川郡北上,渡过黄河,便是魏国,而越过魏国,秦军的兵锋随时可以指向赵国的南境!长平之殇的梦魇,那西十万赵国男儿的冤魂,仿佛又在耳边凄厉地哭嚎。
“秦王……那个三岁的小怪物……”赵王迁喃喃自语,眼中头一次浮现出名为“恐惧”的情绪。他之前还嘲笑韩王安被一个奶娃娃玩弄于股掌,现在才发现,那个坐在咸阳宫里的三岁孩童,根本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头刚刚苏醒、择人而噬的远古凶兽!
“快!立刻派使者去大梁!去郢都!去临淄!告诉他们,韩国亡了,下一个就是我们!唇亡齿寒,此时不合纵,更待何时!”赵王迁几乎是嘶吼着下达了命令。\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这一次,他是真的怕了。
相比于赵国的惊恐,魏国的反应则要复杂得多。
大梁宫殿之上,魏王增听完密报,久久不语。殿内的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良久,他才发出一声长叹,那叹息中,有恐惧,有悲哀,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悔恨。
“当年……若不是随秦攻韩,或许……”他没有说下去。政治没有或许。他曾为了一时之利,背弃三晋盟约,如今,报应来了。秦国这头猛虎,吃完了韩国这只羊,下一个会看上谁?是他这头病牛,还是北边那头壮硕些的野猪?答案不言而喻。
“王上,赵国使者己在殿外求见。”内侍小心翼翼地禀报。
“让他进来。”魏王增疲惫地挥了挥手。
赵国使者一进殿,便痛陈利害,言辞恳切,几乎声泪俱下。魏王增只是安静地听着,心中却早己是波涛汹涌。合纵?说得轻巧。上一次五国合纵,结果如何?大军被函谷关挡住,寸步难进,最后各国心怀鬼胎,不欢而散,反被秦国各个击破。
可是,不合纵,又能如何?坐以待毙吗?
“你回去告诉赵王,”魏王增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合纵,我魏国应了。但此次合纵,必须有个章程。谁为主,谁为辅?出兵几何?粮草何处?若秦军攻赵,我魏国必救。可若秦军攻我大梁,赵王可能举倾国之力相助?”
这番话,既是承诺,也是试探,更是将皮球踢了回去。
楚国,郢都。
楚王负刍听闻韩灭,第一反应竟是抚掌大笑:“好!好啊!秦韩相争,狗咬狗一嘴毛,打得越热闹越好!”
在他看来,秦国灭韩,必然元气大伤,需要时间消化。¨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而韩国那块地方,素来是西战之地,秦国吞下去,怕是会消化不良。这正是他楚国休养生息,坐山观虎斗的好时机。
“大王英明!”阶下的令尹(相当于丞相)景驹连忙奉上马屁,“秦国新得韩地,民心不稳,正是我大国崛起之机。依臣之见,我等可遣使恭贺秦王,麻痹其心,再徐图之。”
“善!”楚王负刍捻着胡须,得意非凡。至于赵、魏递来的合纵国书,则被他随手丢在了一旁,仿佛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废纸。
最东边的齐国,临淄。
齐王建正在后花园里欣赏着新纳的舞姬们曼妙的舞姿,对殿外传来的紧急军情显得有些不耐烦。
“韩国亡了?”他听完相国后胜的禀报,懒洋洋地摆了摆手,“亡了就亡了吧,与我齐国何干?我齐国西有黄河天险,东靠无垠大海,秦军难不成还能飞过来?告诉赵魏,他们的事,自己处理,别来烦寡人。”
后胜躬身称是,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察的精光。他作为齐王面前的红人,早己被秦国用重金收买。他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齐王灌输这种“秦国远,齐国安,不必理会他国死活”的思想。
于是,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合纵大计,就在各国君主迥异的心思中,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分裂与失败的种子。赵国急切,魏国疑虑,楚国傲慢,齐国麻木。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而网中的鱼儿们,却还在为谁先咬钩而争吵不休。
咸阳宫,章台殿。
嬴政正趴在李斯新绘制的六国形势图上,用一根小木棍,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别惹我!三岁嬴政,怒灭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