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房子随便盖?——木材、地契、工匠你哪来?(2/2)
好书推荐:
卯连接、地域气候。比如北方多用厚墙、硬梁抗风雪,南方讲究通风防潮。你照现代思路设计,工匠可能根本造不出来。
再说风水。宋明时期,“宅基不稳、气运不通”会被认为祸害全家。若随意改造宅邸格局,轻则被乡里指指点点,重则被族人视为“不敬祖宗”,惹来麻烦。
房子盖起来,税赋可没完。土地契税、工匠口粮、窑户“酒食钱”、地方规费、工地治安“看场费”,这是一笔笔都跑不了的开销。
宋代建房立契,契税约成交价10%,另需缴纳“房役银”“民工役钱”。明清时期地方官府时常“顺水推舟”,收取“道路银”“检验银”等名目。主角大兴土木,若没搞好与官府的关系,早被拖垮了。
房子建成,不等于万事大吉。古代房屋的维护成本高得惊人。木构建筑易腐蚀虫蛀,每年需修缮梁柱、换瓦补茅。大户人家常雇长期工匠负责维护。明代记载,北京一户中等人家,每年光房屋修补费就需二三十两银子。
主角以为盖好房子就一劳永逸?现实中可能第二年屋顶漏雨、第三年梁柱腐朽、第五年墙基开裂。
最后讲个真实的案例。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某富户欲建一座占地五亩的大宅。他花了三年时间才凑齐地契,历经十多次谈判才买下数户田舍并成宅基地。木材从徽州运来,砖瓦向地方窑厂预订半年方能交付。工匠总数六十余人,工期整整五年。其间因官府抽银、族人阻挠、材料涨价等问题,预算翻了三倍。
这一切,都是有钱有势的本地大户。换作一个没有背景的外乡穿越者,怕是连地皮都落不下。
不想错过《历史不是爽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