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2章 科举是有限制的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科举是有限制的(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抛开有没有能力这个条件,科举不是人人都能报名考试——资格限制卡死八成底层。?Dμ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穿越小说里动不动就让主角“考科举出人头地”,现实古代连“去考一下”的资格都不是人人都有。

在明清尤其是清代,参加科举考试要满足几个条件:

拥有合法户籍;

家族背景“无污点”(即非罪人、非贱籍);

无“技工”、“商人”职业从业记录;

所在乡里有“保举文书”;

经由“县学或私塾”登记造册;

初试“童生试”及格并有入学资格文凭(即“附学生员”);

光是这一套筛选流程,就把大部分流民、佃户、商贾子弟、工匠、贱籍一族全部挡在门外。穿越者若身份是个落难佃户或逃亡户,连考场门口都进不去。

参加科举的第一关叫“童试”,也就是考秀才的资格考试。但即使是这个初级考试,也得有“良民户籍”。

比如:

奴籍、贱籍、匠籍,自动被排除;

寡妇家、孤儿户、出户女家子弟,要提供“清白证明”;

若曾为僧、道、伶人、乞丐等,一律不得参加童试;

连给人放牛、做长工的家庭,有时都无法入籍,等于无资格;

《清会典》明文规定:“非本籍民人,不得投考”。即使你是十项全能的状元胚子,没有名册上的籍贯,就是非法考试。

现实中无数天资聪颖的寒门子弟,被挡在资格门口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y¢a¨n~h.u,a¨l^u?o..`c\o-m+

户籍、身份是科举的最大门槛。清代以来户籍分得很细,不同“身份代码”决定你能不能当“学生”。

常见的几种被禁考身份包括:

奴婢、伎女、优人、乞儿、僧人、道士;

丧门户(出过死刑犯者);

商籍(有经营记录者);

绿营兵户、边地民户;

手工工匠户(尤其是铁匠、漆匠等属“下贱业”);

你祖上哪怕五代前是“犯过罪的”,也有可能影响你参试。要“洗白”至少三代“无事”才可能恢复资格。

《大清律》还规定:“文武生员之家,不得与贱役通婚,违者削籍”,可见他们对“血统”控制的严重程度。

很多穿越者设定“主角在边塞苦读十年,一朝金榜题名”,然而边地人能不能考科举,取决于朝廷的态度。

历史上有大量限制边地、少数民族、迁徙户口参加科举的记录:

云贵川等地考场常常延后、额少;

福建山区因“土着未通礼教”而被限制人数;

清代新疆、蒙古、青海不设科考;

山西、陕西大量流民迁入者被视为“无籍之民”,考不成;

这就意味着,穿越者若被安排在边地山区,哪怕才高八斗,也被“地域政策”关在门外。

有些“考点”甚至几十年不开一次,导致“村民三代苦读,无考场”现象频发。

科举虽说是“公平考试”,但参加它的成本极高,不是普通百姓能负担的。·8*1*y.u.e`s+h~u¢.\c?o,m-

一个考生需要:

长年读书,不能务农或干活;

购买书籍(纸张极贵)、墨水、笔;

请塾师、参加学馆,交学费;

远赴考场,路费、住宿、食宿全自理;

供养“读书郎”的家庭要牺牲劳动力;

《清稗类钞》中记载:“一童生三试未中,其父耗尽田产,鬻女二人。”所以穿越者设定“主角家境贫寒却中状元”,别忘了这背后得有个能支持十年八年不赚钱读书的家族。

真正能“从寒门走上仕途”的,是极少数背后有“资源支持”的寒门,而不是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孩子。

考试资格受“州县限制”,户籍迁动极难。古代不能随便跨县考试。尤其明清以后,“本州、本县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当地童试和院试。

如果你迁居到他县,他县不会让你参加考试,原籍又不接收你,结果是:

流民无考籍;

外地人被视为“冒名顶替”;

无法在他地参加乡试、会试;

即使想通过“捐纳”方式改变籍贯,也需花费巨大银两,还得找人担保。

一个穿越者如果没有明确户籍(更别提你“穿来”的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身份),你根本无法合法参试,除非先搞清楚“你是哪一户的人”。

你以为“只要考了就能上榜”?清代真实情况是:

每三年一次的“童生试”,动辄几十万人报名;

每次能录取的“秀才”只有一两千人;

一些人考十次、二十次都没中,被称为“老童生”;

无数人终身在“童生”阶段打转,老死未能进入“正途”;

“童生”相当于“科举门槛前的苦行僧”,中不中完全看地方官员“提调”的好恶,贿赂、关系、人情比试卷更关键。

你穿越过去参加“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不是爽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