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蚂蚁串珠(1/2)
太极殿内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禄东赞的挑衅之言如同一把重锤,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j^i`n*j′i*a¢n-g/w?x-c¨.,c`o~m\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如水,龙袍下的双拳紧握;长孙皇后虽保持着端庄的仪态,可手中的帕子早已被攥得发皱。唯有李承乾端坐席间,月白团龙纹锦袍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腰间螭纹玉佩随着他微微晃动的身姿轻轻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尽显太子的矜贵气度。
“吐蕃既以难题相试,”李承乾缓缓起身,声音清朗而沉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中。他迈着优雅从容的步伐,朝着放置九曲明珠的案几走去,玉带环佩叮咚作响,仿佛在为他的出场伴奏,“我大唐乃礼仪之邦、人才济济之地,岂会被此等难题难倒?”他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明珠晶莹剔透的曲面,在烛火的映照下,指尖仿佛也染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不过,在解此谜题之前,本宫倒是想先让诸位领略一番我大唐青年才俊的风采。”
随着李承乾的一声令下,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铜铃声。紧接着,八名身着天青色襕衫的少年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鱼贯而入。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托着不同的物件:精美的琉璃灯、精巧的竹蜻蜓,甚至还有栩栩如生的木质飞鸟。为首的少年恭敬地将一盏八角宫灯放置在案几上,然后轻轻转动灯座。+j.i_n?w-a!n`c~h/i+j/i?.^c?o!m!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镂空灯罩内的十二幅《大唐西域记》彩绘竟然徐徐旋转起来,色彩斑斓,美轮美奂,引得吐蕃使团的众人纷纷瞪大眼睛,发出阵阵惊叹之声。
“这是工部员外郎之子所制的‘璇玑灯’,”李承乾负手而立,眼神中满是骄傲与自豪,“我大唐少年才俊辈出,文能赋诗着书、纵论古今,武能弯弓射雕、征战沙场,更不乏心灵手巧、充满奇思妙想的匠艺之人。”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满殿群臣和吐蕃使团,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区区穿珠之术,又何足挂齿?”
说罢,李承乾示意宫人取来蜂蜜、糖水与细丝线。他动作优雅娴熟,如同进行一场精致的仪式,将丝线的一端轻轻浸入蜜液之中,又在明珠的另一端仔细涂抹上糖水。禄东赞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鹰目微眯,语气中带着嘲讽:“太子殿下这是在儿戏吗?如此做法,就能穿过这九曲明珠?”
李承乾却仿若未闻,神色淡然自若。他转而向阶下跪着的小太监轻声说道:“小福子去御花园,寻一只机灵的蚂蚁来。”
此言一出,太极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武将们纷纷蹙眉摇头,满脸的不可置信;文臣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连李世民也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担忧:“乾儿,这……”
李承乾不慌不忙地回首,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恭敬行礼,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笑容:“请父皇与母后稍作等候,儿臣自有分寸,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k-a′k.a-x`s.w^.!c+o.m,”
没过多久,小太监捧着一个紫檀木盒匆匆返回。李承乾小心翼翼地将沾了蜜的丝线头放在盒子里,一只褐红色的工蚁很快就嗅到了甜香,立刻用颚齿紧紧咬住丝线。李承乾托着明珠,将涂抹了糖水的孔洞对准蚂蚁,声音轻柔而温和:“乖,去寻甜处。”
整个大殿数百道目光都聚焦在这方寸之间,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禄东赞的手紧紧攥着腰间的弯刀,掌心已经沁出了冷汗;而陈轩始终保持着优雅挺拔的站姿,月白锦袍平整如新,未有半分褶皱,仿佛眼前正在进行的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而只是一场轻松有趣的游戏。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与紧张之中,丝线缓缓从明珠的另一端穿出。刹那间,太极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和掌声。李世民激动地猛地起身,龙袍扫过玉案,大声赞叹:“好!好个蚂蚁穿珠!乾儿,真乃我大唐之栋梁!”长孙皇后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用帕子轻轻擦拭着眼角,同时无意识地摩挲着儿子所赠的流萤蝶,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禄东赞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数变之后,最终也不得不抱拳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大唐太子,名不虚传,在下佩服。”
李承乾将穿好线的明珠轻轻放在案几上,然后优雅地转身,向着吐蕃使团回话,姿态谦逊却又不失威严:“此乃顺应自然之道,并非本宫有多聪慧。我大唐地大物博、人才云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者数不胜数,能工巧匠更是多如繁星。”他抬手示意那些展示奇巧机关的少年,“今日让诸位见笑,这些不过是我大唐万千智慧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三日后,李世民亲自题写的“神机妙算”金匾被郑重地悬挂在东宫正堂之上。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闪耀夺目。而此时的李承乾正带着李泰在后花园悠闲地逗弄新得的波斯猫,欢声笑语回荡在花丛之间。
就在这时,小福子急匆匆地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殿下!吐蕃使者求见,说是想要学习制作璇玑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