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科举风云(2/2)
仅新政受挫,他的威信也会受损。更重要的是,考题只有他和几位考官知晓,如何会泄露?
次日清晨,李承乾秘密召见阎立德:\"立即重拟明算科试题,原题作废。\"他又吩咐杜荷,\"去查查这几天都有谁接触过原考题。\"
很快,杜荷带回消息:三天前,郑善果曾单独进入存放考题的库房,说是检查考务准备;同日傍晚,有人看见他与一个胡商在平康坊密会。
\"胡商?\"李承乾敏锐地抓住这个线索,\"查清此人来历!\"
午后,更惊人的消息传来:那个与郑善果接头的\"胡商\",实则是吐谷浑的细作!此人精通算学,曾在长安西市开设算学馆,结交了不少世家子弟。
李承乾恍然大悟。原来郑氏不仅想破坏科举,还要借吐谷浑人之手获取大唐的算学人才!他立即下令逮捕那个\"胡商\",同时派人监视郑善果的一举一动。
科举前夜,李承乾亲自巡视贡院。所有号舍都已检查完毕,誊录的书手被隔离在单独院落,连饮食都由专人配送。就在他以为万无一失时,阎立德匆匆赶来:\"殿下,明算科新试题又泄露了!有人在黑市高价售卖!\"
李承乾勃然变色。新试题才拟定不到一天,怎会泄露?除非...他猛地想起什么,急问:\"试题是用什么纸张誊写的?\"
\"是...是新到的益州黄麻纸。\"
\"果然!\"李承乾咬牙,\"速去查抄郑氏在长安的纸坊!\"
原来他早听闻郑氏纸坊有种特制纸张,写字后隔日会透到下层。郑善果定是利用这个特性,在领取试题时垫了这种纸,暗中获取了副本!
当东宫卫率冲进郑氏纸坊时,果然搜出了数十张透写下来的试题。人赃俱获,郑善果连夜被拿下大理寺。
科举当日,天刚蒙蒙亮,数千举子就已聚集在贡院外。李承乾站在高处,看着这些或紧张或自信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或许不知道他们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今往后,科举将真正成为寒门子弟的晋身之阶。
\"吉时到,开龙门!\"礼官高声唱道。
沉重的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举子们排队接受搜检。李承乾特意走到明算科的队伍前,看到一个衣着简朴的年轻人正紧张地整理算袋。
\"你叫什么名字?\"他和颜悦色地问道。
年轻人慌忙行礼:\"回殿下,学生王孝通,来自滑州。\"
李承乾心头一震。王孝通!这可是历史上着名的算学家,着有《缉古算经》。没想到自己竟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位大家年轻时的模样。
\"好好考。\"李承乾鼓励道,\"朝廷急需算学人才,你若高中,孤亲自为你授官。\"
王孝通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作揖。
三场考试顺利结束。放榜那日,长安万人空巷。当礼部官员唱出名次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中第者多是寒门子弟,世家子弟寥寥无几。而明算科头名正是王孝通!
五日后,太极殿。
李世民当朝嘉奖科举有功之臣,同时宣布郑善果流放岭南,其他涉案官员革职查办。最后,皇帝取出一卷诏书:\"自今岁始,糊名誊录制永为定例。另增明法、明字等科,广开才路!\"
退朝后,李世民留下李承乾:\"这次你处理得很好。不过...\"皇帝意味深长地说,\"世家不会就此罢休。朕得到密报,五姓七望正在暗中串联,准备在《氏族志》编纂时发难。\"
李承乾早有预料:\"儿臣已命人搜集各世家不法之事。他们若敢阻挠新政,必自食其果。\"
李世民欣慰地拍了拍儿子肩膀:\"你有此准备,朕心甚慰。不过治国如同弈棋,不能只看一步。\"他从案头取出一份奏章,\"看看这个。\"
李承乾展开一看,是并州都督李绩的奏报:突厥余部有异动,疑似与某些世家暗中往来。
\"父皇是担心...\"
\"内忧外患,从来都是一体。\"李世民目光深邃,\"你改日去趟兵部,看看新式马鞍的打造进度。记住,要想彻底压制世家,光靠文治还不够。\"
走出太极殿,春日的阳光洒在李承乾肩头。他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心中既感重任在肩,又有改变历史的豪情。这场与世家大族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这个穿越者,将用自己的方式,推动大唐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