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丝路暗流(2/3)
道。
李承乾顺着血迹追踪,在河畔芦苇丛中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者——正是凉国公安兴贵!老人胸口中箭,气息微弱,见到太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安国公,这是怎么回事?\"李承乾俯身问道。
安兴贵嘴唇颤抖:\"太子...殿下...老臣...中计了...\"他艰难地从怀中掏出一块染血的羊皮,\"这...这是吐谷浑与高昌的密约...他们...他们要瓜分河西...\"
李承乾展开羊皮,上面用突厥文写着瓜分河西走廊的计划,落款处赫然盖着吐谷浑可汗和高昌王的印玺!
\"安元寿...也是他们杀的?\"
安兴贵老泪纵横:\"是...他们嫌老臣...要价太高...\"他突然抓住李承乾的手,\"殿下...老臣糊涂啊...为了一点铁矿...竟与虎谋皮...\"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侍卫急报:\"殿下!吐谷浑骑兵来了!\"
李承乾当机立断:\"带上安国公,立即撤退!\"
一行人刚退至一处高地,就见数百吐谷浑骑兵呼啸而至,为首的正是那个曾出使大唐的慕容孝隽!
\"大唐太子!\"慕容孝隽用生硬的汉语高喊,\"交出安兴贵,可饶你不死!\"
李承乾冷笑:\"慕容孝隽,你好大的胆子!擅杀大唐使臣,又伏击朝廷命官,这是要造反吗?\"
慕容孝隽狞笑:\"造反?是你们大唐欺人太甚!安元寿辱我汗妹,死有余辜!今日连你一起杀了,看李世民能奈我何!\"
说罢,他一挥手,吐谷浑骑兵张弓搭箭,眼看就要发动攻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西面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一支唐军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当先一面\"李\"字大旗迎风招展!
\"是李积将军!\"唐军将士欢呼雀跃。
慕容孝隽见势不妙,立即率部撤退。李积正要追击,李承乾拦住他:\"李公且慢,先救治伤员要紧。\"
当夜,在临时营帐中,安兴贵伤势恶化,已是弥留之际。
\"殿下...\"老人气若游丝,\"老臣...罪该万死...但安氏一族...妇孺无辜...\"
李承乾握住他的手:\"安国公放心,朝廷只诛首恶。\"
安兴贵颤抖着从枕下取出一把铜钥匙:\"这是...老臣在凉州的密室...里面有...吐谷浑、高昌往来的所有证据...还有...\"他艰难地喘息着,\"他们在敦煌...藏有...伏兵...\"
话音刚落,老人头一歪,气绝身亡。
三日后,凉州城。
李承乾站在安府密室里,看着堆积如山的证据——吐谷浑与高昌往来的密信,安氏走私铁器的账册,甚至还有私造兵器的图纸!最惊人的是一张地图,标注了吐谷浑在敦煌一带的秘密据点。
\"殿下,这下证据确凿了。\"李积捋须道,\"老臣这就发兵敦煌,剿灭这些逆贼!\"
李承乾却摇摇头:\"不急。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不如将计就计...\"
十日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河西——大唐太子与凉国公遇袭身亡,吐谷浑大军正朝敦煌进发!
敦煌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山谷中,慕容孝隽正与高昌大将麹智盛商议军情。
\"消息可靠吗?李承乾真的死了?\"麹智盛半信半疑。
慕容孝隽得意洋洋:\"千真万确!我的探子亲眼看见唐军护送棺椁回京。现在凉州群龙无首,正是我们夺取河西的大好时机!\"
\"那安兴贵...\"
\"那老东西早该死了!\"慕容孝隽冷笑,\"等我们拿下敦煌,再配合高昌在东线的进攻,大唐西域领土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就在二人做着美梦时,山谷四周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数万唐军如神兵天降,将山谷围得水泄不通!
\"慕容孝隽!麹智盛!\"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山谷上方响起,\"尔等勾结叛逆,图谋不轨,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慕容孝隽抬头望去,只见高坡上立着一员白袍小将,不是李承乾是谁?
\"你...你没死?!\"
\"孤若死了,怎能看到你这副嘴脸?\"李承乾冷笑一声,挥手道,\"放箭!\"
刹那间,箭如雨下。吐谷浑和高昌联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慕容孝隽和麹智盛仓皇逃窜,却被埋伏的唐军生擒活捉。
敦煌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朝野振奋。李世民当廷宣布:吐谷浑、高昌背信弃义,大唐将出兵讨伐!同时,凉国公安兴贵虽有过错,但临终悔悟,其家族不予追究,仅收回部分特权。
退朝后,李世民留下李承乾:\"这次你处理得很好。不过...\"皇帝话锋一转,\"西域局势复杂,吐谷浑、高昌背后,恐怕还有西突厥的影子。\"
李承乾点头:\"儿臣正欲奏请重建玉门关,加强西域防御。另外...\"他取出一份奏章,\"这是儿臣拟定的《茶马互市章程》,请父皇过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