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8章 东海波涛(2/3)
真在高句丽,那这次半岛危机就更加复杂了。一个熟悉大唐内情的废太子,加上对中原充满敌意的高句丽,简直就是最危险的组合。
\"殿下,现在怎么办?\"马周忧心忡忡,\"若真如裴明远所说...\"
\"先解决熊津之围。\"李承乾沉声道,\"至于李建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十日后,坏消息接连传来:新罗、百济拒绝撤兵,熊津城危在旦夕;而高句丽更在边境增兵,摆出进攻姿态。朝堂上,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陛下!\"老臣萧瑀力谏,\"高句丽据险而守,劳师远征恐重蹈隋炀帝覆辙!不如暂且忍让...\"
\"萧公此言差矣!\"李靖厉声反驳,\"高句丽狼子野心,若不惩戒,后患无穷!\"
李世民被吵得头疼,转向一直沉默的李承乾:\"太子有何高见?\"
李承乾出列行礼:\"儿臣以为,可双管齐下。陆路以守为主,命营州、幽州加强戒备;水路则主动出击,命刘仁轨率水师直捣高句丽腹地。\"
\"水师能有多大作为?\"萧瑀不以为然。
\"萧公有所不知。\"李承乾胸有成竹,\"高句丽虽陆防坚固,但海防空虚。我水师可沿辽东半岛南下,袭取其粮仓、港口,断其后勤。\"
李世民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退朝后,李承乾立即着手准备东征事宜。他亲自挑选了三百名精通高句丽语的士卒,命他们随水师行动,负责侦察和劝降。同时,他还秘密派遣死士潜入高句丽,查证\"金先生\"的真实身份。
贞观十一年四月,大唐水师从登州启航。这支由五十艘战船组成的舰队,载着五千精兵,在青州刺史刘仁轨的率领下,悄然驶向辽东半岛。
与此同时,熊津城的战况愈发危急。李承乾每日都在东宫焦急等待军报,直到一个月后,终于传来捷报——刘仁轨奇袭得手,攻破高句丽南部的卑沙城,焚毁粮仓十余座!
\"好!\"李承乾拍案而起,\"高句丽后方一乱,前线必受影响。传令刘仁轨,继续沿海南下,威胁平壤!\"
然而就在水师捷报频传之际,一个意外打乱了全盘计划——百济突然撤兵,并与大唐秘密和谈!
\"怎么回事?\"李承乾惊讶地看着最新军报。
马周解释道:\"据探子回报,百济内部发生政变。权臣阶伯杀了义慈王,自立为王,声称要与我大唐修好。\"
李承乾若有所思。百济撤兵,新罗独木难支,熊津之围自然可解。但这变故来得太突然...
\"查清阶伯的底细。另外,密切监视新罗动向。\"
三日后,更惊人的消息传来:阶伯派使者秘密来长安,不仅愿意撤兵,还请求大唐支持他对抗高句丽!
\"殿下,此事蹊跷。\"马周警惕地说,\"阶伯弑君自立,怎会突然转向我大唐?\"
李承乾沉思片刻:\"带使者来见孤。\"
百济使者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汉语流利:\"外臣参见太子殿下。我王阶伯愿永世臣服大唐,只求陛下册封...\"
\"阶伯为何突然改变立场?\"李承乾单刀直入。
使者犹豫片刻,低声道:\"实不相瞒,我王发现义慈王与高句丽的密约——灭唐后,高句丽将吞并百济!\"
\"有何证据?\"
使者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高句丽宝藏王给义慈王的亲笔信,盖有王室印玺。\"
李承乾接过一看,信中确实提到瓜分熊津都督府后,高句丽将\"助\"百济对付新罗,实则暗藏吞并之意。
\"阶伯王还让外臣带句话。\"使者压低声音,\"高句丽军中那个'金先生',实则是...\"
\"是谁?\"李承乾屏住呼吸。
\"前朝废太子李建成!\"
尽管早有猜测,真正确认时,李承乾还是心头一震。他强自镇定:\"阶伯如何得知?\"
\"金先生...不,李建成曾秘密访问百济,与我王义慈密谈。他左肩确实有一道箭疤,自称是当年玄武门之变所留...\"
送走使者,李承乾立即入宫面圣。李世民听完汇报,脸色阴沉如水:\"果然是他!朕早该想到...\"
\"父皇,现在当务之急是稳定百济,集中力量对付高句丽和李建成。\"
\"你有何良策?\"
李承乾胸有成竹:\"儿臣建议立即册封阶伯为百济王,助其稳固政权。同时命刘仁轨水师继续袭扰高句丽沿海,逼其撤军。\"
\"那李建成呢?\"
\"儿臣已派死士潜入高句丽。\"李承乾眼中寒光一闪,\"只要确认其行踪,立即...\"
李世民抬手打断:\"不,朕要活的。\"皇帝声音冰冷,\"朕要亲自问问他,为何要引外敌攻自己的故国!\"
就在大唐与百济达成秘密协议的同时,新罗前线突然崩溃——真德女王惊闻百济撤兵,担心腹背受敌,急忙下令撤军。熊津之围不战而解!
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