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1章 长安暗流(2/3)
\"果然如此。\"李承乾冷笑,\"他们是想控制玄武门。\"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就是控制了这个关键城门。李佑虽然能力远不及当年的李世民,但阴谋的路数倒是如出一辙。
\"大哥,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李泰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承乾摇头:\"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弟弟一眼,\"父皇最忌惮的就是兄弟相残。\"
李泰恍然大悟:\"那大哥的意思是...\"
\"引蛇出洞。\"李承乾取出一份密函,\"三日后,我将启程前往洛阳巡视漕运。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兄弟二人密议至深夜,一个完美的计划逐渐成形。
次日朝会,李承乾宣布了巡视洛阳的决定,并指定由李泰留守监国。他注意到,李佑和阴弘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离京前夜,李承乾特意召见了左骁卫将军赵节。
\"赵将军,本宫离京期间,长安防务就拜托你了。\"李承乾和颜悦色地说,\"特别是玄武门,务必严加把守。\"
赵节神色略显紧张:\"末将誓死守卫京师!\"
李承乾仿佛没注意到他的异样,又叮嘱了几句便让其退下。等人走后,他对屏风后的李泰道:\"都记下了?\"
李泰点点头:\"此人言辞闪烁,必有问题。\"
\"按计划行事。\"李承乾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沉住气。\"
三日后,太子仪仗浩浩荡荡离开长安。李承乾坐在马车中,透过纱帘看着渐渐远去的城墙,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洛阳之行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他仅走到潼关就秘密折返,带着三百精锐千牛卫潜伏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庄园里。
\"殿下,长安来信。\"杜荷呈上一封密信。
李承乾展开一看,是李泰的笔迹:\"鱼已上钩,今夜收网。\"
夜幕降临,长安城一片寂静。玄武门内,一队黑影正悄悄接近守军。
\"什么人?\"守卫刚出声,就被一箭射中咽喉。
赵节从暗处走出,低声喝道:\"快!控制城门!迎接齐王殿下!\"
数百名叛军迅速占领了玄武门。与此同时,齐王府大门洞开,李佑全身披挂,率领上千府兵冲向皇城。
\"殿下,玄武门已得手!\"阴弘智兴奋地报告,\"李泰正在东宫酣睡,根本不知道大祸临头!\"
李佑狞笑:\"好!先去东宫拿下李泰,再去立政殿控制皇后和那些小贱人!等李世民回来,大局已定!\"
叛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东宫,一路向立政殿进发。然而当他们冲进东宫时,却发现殿内空无一人,只有桌上摆着一封信。
李佑疑惑地拆开信,上面只有一行字:\"五弟,大哥等你多时了。\"
\"不好!中计了!\"阴弘智脸色大变,\"快撤!\"
但为时已晚。四周突然火把大亮,无数禁军从暗处涌出,将叛军团团围住。李泰一身戎装,在众将簇拥下缓步走来。
\"五弟,深夜带兵闯入东宫,意欲何为啊?\"李泰冷声问道。
李佑面如死灰,突然拔剑指向李泰:\"给我杀出去!\"
混战中,阴弘智被乱箭射死,赵节被生擒。李佑带着几十名亲卫拼死突围,刚冲出玄武门,就被一队铁骑拦住去路。
火光中,李承乾端坐在战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狼狈不堪的五弟。
\"大...大哥...\"李佑彻底崩溃,瘫坐在地。
\"押下去。\"李承乾淡淡吩咐,\"其余人等,随我入城平乱。\"
这场叛乱来得快,去得更快。天亮时分,长安城已恢复平静,百姓甚至不知道夜里发生了什么。只有少数官员被紧急召入宫中,参与审讯。
大理寺内,李佑对自己的谋反罪行供认不讳,但坚称是受阴弘智蛊惑。赵节等将领也纷纷招供,画押认罪。
\"殿下,如何处置?\"大理寺卿请示道。
李承乾沉思良久:\"除首恶外,其余从犯皆可网开一面。至于李佑...\"他叹了口气,\"暂且收押,等父皇回京定夺。\"
这个宽大的处理赢得了朝野赞誉。就连一向苛刻的魏征,也不得不承认太子仁德。
三日后,西北传来捷报——李世民大破吐谷浑,慕容顺投降,吐蕃军队仓皇撤退。随捷报一同到来的,还有皇帝的手谕,全权委托太子处置谋反一案。
李承乾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先去立政殿看望了母亲和妹妹们。虽然叛乱很快平息,但难免让她们受了惊吓。
\"大哥!\"晋阳公主扑进他怀里,\"兕子不怕,兕子知道大哥会保护我们的!\"
李承乾亲了亲小妹的额头,对长孙皇后道:\"母后受惊了。儿臣已加强宫中守卫,绝不会再出纰漏。\"
长孙皇后轻抚儿子的面颊:\"你处置得很好。既维护了法度,又顾全了骨肉之情。你父皇知道后,一定会欣慰的。\"
离开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