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84章 文教昌明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 文教昌明(2/2)

目录
好书推荐:

》《孟子》等儒家经典。\"李承乾对国子监官员强调,\"但也要让他们学习我大唐的农工技艺,回去后可以造福本国。\"

与此同时,蒙学堂的试点也取得巨大成功。长安城内设立的十所学堂招收了上千名学童,其中不少是贫民子弟。李承乾经常微服私访,亲自检查教学情况。

这日,他扮作普通士人,来到城南的一所学堂。刚进门就听到朗朗读书声,数十名孩童正在诵读《千字文》。角落里,小张柬之正专心致志地练字,面前摊着那本获赠的《千字文》。

\"小郎君,字写得不错啊。\"李承乾轻声夸赞。

张柬之抬头,认出是太子,慌忙要跪拜。李承乾连忙制止:\"本宫微服而来,不必多礼。\"

\"殿下恩德,小子没齿难忘。\"张柬之小声说,\"小子现在每天放学后还帮人抄书,已经能养活自己了。\"

李承乾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又查看了其他学童的学习情况。临走时,他对随行的官员说:\"蒙学堂要增设算术课程,另外,女孩也可以入学,单设女班。\"

\"女童也读书?\"官员惊讶不已。

\"女子知书达理,方能相夫教子,教化下一代。\"李承乾解释道,\"先从长安试行,慢慢推广。\"

教育改革的消息传开后,在士林中引起轩然大波。一些保守的儒生联名上书,反对女子入学,认为这有违礼制。李承乾早有准备,他在太极殿上公开辩论:

\"《礼记》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子为人之母,若目不识丁,如何教导子女?况且上古之时,班昭、蔡文姬等才女辈出,何以今人反不如古人开明?\"

这番引经据典的辩驳,让反对者哑口无言。李世民也支持儿子的主张,下诏准许女子入学,但强调\"男女有别,分班而教\"。

秋高气爽时,第一批活字印刷的医书《千金要方》面世了。李承乾特意在太医署举办赠书仪式,将百套医书赠予各地医官。

\"医道关乎百姓性命,岂可秘而不宣?\"他对聚集的医者们说,\"本宫希望诸位将医术广为传播,让天下人皆能受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医激动地说:\"殿下仁心,老朽行医五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利民之举!\"

随着书籍的普及,长安城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酒肆茶楼中,常见士人争相购买新刊印的诗集;东西两市的书肆前,排队购书的百姓络绎不绝;甚至连平康坊的歌伎,都以能吟诵最新刊印的白居易诗为荣。

腊月里,李承乾在东宫设宴,款待参与文教改革的功臣。酒过三巡,阎立本献上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台改进后的印刷机。

\"按殿下指点,下官将活字改为陶制,更加耐用。\"阎立本演示着新机器,\"现在一个时辰可印书百页,比最初快了五倍!\"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好!明年开春,本宫要在各州设立官印书局,首先刊印《齐民要术》和《伤寒杂病论》,惠及农医二事。\"

宴席散去后,李承乾独自站在东宫花园里,望着满天星斗。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要推动法律、医学等各个领域的进步。虽然每一步都面临阻力,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将改变这个古老帝国的命运。

微凉的夜风中,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图景:学堂遍布州县,书籍飞入寻常百姓家,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将从他手中开始。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