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海天辽阔(1/3)
贞观二十三年的春风掠过长安城头时,李承乾正在显德殿审阅来自广州的奏报。,k-a′k.a-x`s.w^.!c+o.m,窗外柳絮纷飞,有几片顺着敞开的窗棂飘进来,落在摊开的海图上。
\"殿下,登州急报。\"杜荷快步走入,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李承乾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好!刘仁轨率领的探索船队已经抵达琉球,正在建立中转营地。\"他的手指沿着海图向东移动,停在一串珍珠般的岛屿上,\"这里将成为我们东进的第一块踏脚石。\"
马周捧着厚厚一摞文书进来,见状笑道:\"殿下对海疆的执着,倒让臣想起汉武帝通西域的旧事。\"
\"不一样。\"李承乾摇头,从案几下方取出一只檀木匣子,\"你看这个。\"
匣中是一架精巧的铜制仪器,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中间嵌着一枚磁石制成的指针。
\"这是...?\"
\"司南改良版,我叫它'罗盘'。\"李承乾轻轻转动仪器,指针始终指向一个方向,\"有了它,船队在茫茫大海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刘仁轨这次带了十架 prototype...呃,原型机去测试。\"
马周俯身细看,啧啧称奇:\"殿下奇思妙想,臣佩服。不过...\"他压低声音,\"魏公昨日又在朝会上质疑海军耗费过巨,说不如用来赈济河北旱灾。\"
李承乾将罗盘放回匣中:\"魏征说得没错,河北旱情确实要管。但大海...\"他的目光越过殿门,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有能让大唐子孙后代永远不受饥馑的宝藏。\"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争议果然爆发。当李承乾提出要增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时,魏征当庭抗谏。
\"殿下!自汉以来,重农抑商乃立国之本。如今大兴海贸,必使百姓舍本逐末,农田荒芜!\"
李承乾不慌不忙,命人抬上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揭开后,是一株栽在陶盆里的奇异植物,绿叶间挂着几个青红色果实。
\"诸公可识得此物?\"
群臣面面相觑。房玄龄迟疑道:\"似是胡地传来的观赏花草?\"
\"此物名'番薯',来自林邑国。\"李承乾摘下一片叶子传示众人,\"一亩可产三十石,耐旱耐瘠,山边坡地皆可种植。若遇灾年,可活民无数。\"他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这是占城稻种,岁可两熟。\"
朝堂上一片哗然。魏征接过稻种细看,神色渐渐松动。
\"这些,都是海船带回来的。\"李承乾环视群臣,\"大海不是威胁,而是粮仓,是药圃,是永不枯竭的宝库。设立市舶司,正是要让这些宝物有序流入大唐。\"
他趁热打铁,宣布了\"以海补农\"计划:市舶司税收的三成将专门用于农具改良、水利建设和粮种引进。!l~a\n^l^a*n`x^s...c!o+m~
这场朝会过后,反对声浪小了许多。但李承乾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初夏时节,李世民启程前往九成宫休养。临行前,他将李承乾叫到两仪殿,指着案上一份奏折道:\"高丽又犯边了,你怎么看?\"
李承乾早有准备:\"儿臣以为,当以海军牵制。已在登州集结五十艘战船,可随时北上袭扰高丽沿海,迫使其分兵防守。\"
\"不派陆军?\"
\"辽东地形复杂,补给困难。与其劳师远征,不如以海制陆。\"李承乾展开一幅新绘制的东北亚地图,\"儿臣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渤海、黄海建立绝对制海权。届时高丽不攻自破。\"
李世民凝视地图良久,突然问道:\"你真正想要的,不只是高丽吧?\"
李承乾坦然迎上父亲的目光:\"是。儿臣要的是整个东北亚的海权。从新罗、倭国到流鬼国,都应当在大唐海军的威慑范围内。\"
\"野心不小。\"李世民轻叩桌案,\"但朕提醒你,胃口太大容易撑着。\"
\"所以儿臣准备了消食片。\"李承乾一本正经地回答,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太医署新研制的山楂丸,专治积食...\"
父子二人相视大笑,殿内凝重的气氛为之一松。
李世民离京后,李承乾的工作量翻了一倍。这日深夜,他正在批阅奏章,忽闻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兕子?这么晚还不睡?\"李承乾抬头,看见晋阳公主抱着个布包站在门口。
小公主神秘兮兮地关上门,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木制模型:\"大哥你看,我做的海船!\"
模型虽粗糙,但桅杆、风帆一应俱全,船首还雕刻着虎头图案。李承乾惊喜地发现,船舵位置正是他曾经提过的\"升降式\"设计。
\"兕子怎么想到做这个?\"
\"前天去少府监玩,看到工匠们在造大船。\"小公主眼睛亮晶晶的,\"大哥,女子真的能出海吗?\"
李承乾蹲下身与她平视:\"能。等兕子长大了,大哥就造一艘最坚固的船,让你当第一个女船长。\"
\"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