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吐蕃动乱(1/3)
春日的晨雾笼罩着长安城,李承乾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凝视着东方渐白的天际。.8^4\k/a·n¨s·h`u\.`c/o*m_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晋阳公主捧着一卷图纸小跑过来,发间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哥,你看我画的蒸汽船设计图!\"她兴奋地展开一卷绢布,上面用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艘带有双烟囱的巨舰,\"我问过将作监的工匠了,他们说这样能增加动力!\"
李承乾惊讶地接过图纸,只见舰体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桨轮,船尾还设计了可升降的舵板。\"兕子,这...\"他蹲下身与妹妹平视,\"你是怎么想到的?\"
小公主歪着头,一脸天真:\"上次看蒸汽船试验时,我发现单桨轮转向不灵活。就像骑马要两根缰绳一样,船也应该有两个轮子才对呀!\"
李承乾忍不住将妹妹抱起,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我们兕子真是个小天才!\"他转向随侍的马周,\"立即召集将作监大匠,按此设计改进蒸汽船。\"
马周躬身应诺,眼中满是惊叹。谁能想到,改变大唐航海史的设计竟出自一个十岁女孩之手?
早朝时分,一则紧急军报打破了平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率十万大军压境,已攻破吐谷浑都城伏俟城。
\"陛下,吐蕃此番来势汹汹,恐非寻常劫掠。\"兵部尚书出列奏道,\"探马来报,他们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械,似有长期作战之意。\"
李世民眉头紧锁:\"众卿有何良策?\"
李承乾从容出列:\"儿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反击。儿臣请命亲征,率新军迎敌。\"
朝堂上一片哗然。魏征急忙劝阻:\"太子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涉险境?\"
\"正因儿臣是太子,更应身先士卒。\"李承乾目光坚定,\"况且新军装备的火器,唯有儿臣最熟悉其用法。\"
李世民沉吟良久,终于点头:\"准奏。但须有老将辅佐,就让李靖与你同去。.d~i\n·g^d?i_a*n/k′a.n.s¨h!u~.~c+o*m¨\"
退朝后,李承乾立即前往军器监。宽阔的校场上,三千精锐正在操练新式战法。士兵们三人一组,一人持盾,一人持改良过的连弩,一人腰挂五枚霹雳弹——这是李承乾根据记忆中的\"三三制\"设计的战术单元。
\"殿下,新式火药箭已试验成功。\"军器监丞呈上一支造型奇特的箭矢,箭杆中空,内填火药,\"射程三百步,可穿透吐蕃重甲。\"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加紧生产,务必在出征前装备全军。\"
出征前的夜晚,李承乾来到晋阳公主的寝殿。小公主已经睡下,手中还紧握着一枚精致的平安符。他轻轻将符塞到妹妹枕下,却听见一声迷糊的呼唤:\"大哥...\"
\"兕子乖,大哥要去打吐蕃了。\"李承乾柔声安慰,\"很快就回来。\"
\"一定要平安...\"小公主揉着眼睛,突然从床头摸出一个小布包,\"这个给大哥...是我和孙爷爷一起配的药,能治高原反应...\"
李承乾心头一热,郑重收下药包:\"有兕子的灵药,大哥一定所向披靡!\"
次日黎明,十万大军在长安城外集结完毕。李承乾一身戎装,腰佩天子剑,在李靖等老将的簇拥下检阅部队。当新型火器方阵经过阅兵台时,围观百姓发出震天的欢呼。
\"有此雄师,何愁吐蕃不破!\"李靖捋须赞叹。
大军开拔,沿途州县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行至陇山时,前方探马来报:吐蕃主力已越过祁连山,正向凉州逼近。
\"来得正好。\"李承乾摊开军事地图,\"传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吐蕃抵达凉州前抢占黑水峡谷!\"
五日后,唐蕃两军在黑水峡谷相遇。松赞干布显然没料到唐军来得如此之快,仓促应战。李承乾站在高处,冷静观察敌军阵型。
\"李将军,你率骑兵佯攻左翼。\"他指向地图上的一处隘口,\"待敌军调动时,火器营从此处突袭中军。?5/2.m+i¨a*n?h?u^a+t^a+n_g·.\c¨o-m/\"
战斗打响后,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当吐蕃大军被李靖吸引注意力时,三百名精锐火器手悄悄接近敌阵。随着一声令下,数百支火药箭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霹雳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吐蕃军阵大乱。
\"全军出击!\"李承乾长剑所指,唐军如潮水般涌向溃散的敌军。
战后清点,吐蕃损兵两万余,松赞干布带着残部仓皇逃回高原。唐军趁势收复吐谷浑全境,并在边境修筑了十二座棱堡,形成坚固防线。
捷报传回长安,举国欢腾。李世民龙颜大悦,下诏犒赏三军。然而李承乾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在军帐中召见被俘的吐蕃将领。
\"你们用的火药,是从何处学来的?\"他直截了当地问。
被俘的吐蕃大将起初不肯开口,直到李承乾承诺优待俘虏,才坦白道:\"是一个汉人教的...他说是被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