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 灯火可亲(2/2)
"
次日朝会上,李承乾特意表彰了集贤书局夜以继日印书的工匠,每人赏绢帛两匹。魏征出列奏道:\"殿下仁厚。老臣以为,教化百姓乃根本大计,当在各州县广设乡学。\"
\"魏公所言极是。\"李承乾点头,\"朕已命国子监选派优秀生员赴各地任教。另外...\"他看向户部尚书,\"崔爱卿,乡学束修可从地方常平仓支出,务必让寒门子弟也能读书。\"
崔敦礼拱手应诺:\"臣遵旨。不过...\"他犹豫片刻,\"有些偏远州县,书籍匮乏...\"
\"这个好办。\"李承乾笑道,\"将长安各官署闲置的旧书收集起来,由驿站分批送往各地。另外,集贤书局要加紧刊印《千字文》《论语》等蒙书。\"
朝议结束后,李承乾留下几位重臣在政事堂用膳。侍从端上简单的四菜一汤,众人围坐而食,气氛融洽。
\"说起来,犬子昨日从洛阳来信,说新驰道上已经跑起了民间驿车。\"房玄龄欣慰地说,\"书信往来比从前快了一倍不止。\"
\"是啊。\"魏征难得露出笑容,\"老妻前日收到娘家从太原捎来的新鲜黄粱,说是走驰道加急送来的,粒粒饱满如新摘。\"
李承乾听着众臣闲话家常,心中温暖。这些朝廷栋梁,褪去官袍后也不过是寻常的父亲、丈夫。
午后,李承乾抽空去太医署看望晋阳公主。小公主正在指导几位女弟子辨识药材,见兄长到来,兴奋地拉他去看新设的\"番药圃\"。
\"大哥你看,这是大食来的曼陀罗,这是波斯传来的香附子...\"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孙爷爷说,等这些药材适应了长安水土,就能为百姓省下不少药钱。\"
李承乾轻轻拂去妹妹鬓角的泥土:\"兕子长大了。记得你小时候最怕吃药,如今倒成了小神医。\"
\"还不是大哥总受伤。\"小公主嘟囔道,\"那年你从马上摔下来,昏迷了三天,可把我吓坏了...\"
兄妹二人正说着,忽听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李泰从岭南派人送来的贝壳到了,足足三大箱,引得太医署众人围观。
晋阳公主欢呼一声,像个普通小姑娘般跑过去翻检。李承乾看着她雀跃的背影,忽然想起那个在病榻前为他落泪的小女孩。时光荏苒,所幸亲情如初。
傍晚时分,李承乾陪李世民在太液池畔散步。夕阳西下,池水泛着金红色的波光。老皇帝忽然驻足,指着远处几个垂钓的老臣:\"瞧,玄龄、如晦他们又在偷闲了。\"
李承乾会意,吩咐侍从准备钓具,父子二人悄悄加入。房玄龄见皇帝和太子亲临,手一抖,刚上钩的鱼又跑了,惹得众人哄笑。
\"今日不论君臣,只叙家常。\"李世民笑呵呵地说,\"承乾,去把兕子也叫来,那丫头最近太用功了。\"
不一会儿,晋阳公主匆匆赶来,手里还捧着个药罐:\"父皇,儿臣新配的养心丸,您每日服一丸...\"
老皇帝接过药罐,宠溺地揉了揉女儿的发髻。夕阳下,三代人的影子在池边拉得很长很长。
夜幕降临,太极宫灯火通明。李承乾伏案批阅奏章,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香气。抬头一看,晋阳公主端着食盒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高阳公主和房遗爱。
\"大哥,我们带了些点心来看你。\"小公主笑着说,\"高阳姐姐新研制的胡麻饼,可香了。\"
高阳公主盈盈下拜:\"听闻殿下近日劳累,妾身特制了些点心,不知合不合口味...\"
李承乾尝了一口,赞不绝口:\"高阳的手艺越发精进了。遗爱好福气啊!\"
房遗爱憨厚地挠头,高阳公主则红着脸笑了。四人围坐闲谈,说起儿时趣事,笑声不断。
夜深人静时,李承乾独自登上宫墙。俯瞰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他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在这座古老而年轻的都城里,有他挚爱的亲人,有肝胆相照的臣子,更有千千万万安居乐业的百姓。
这就是他誓死守护的一切。
不想错过《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