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成功(1/2)
秋日的阳光,清澈而明亮。?齐/盛.晓,说\蛧- .冕.废^阅^独¢
经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攻关,经历了数十次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和一步一个脚印的改进,独立团历史上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集全团智慧与“土法”精髓于一体的“大威力抛射武器”,终于迎来了它决定命运的终极试射。
它静静地矗立在试验场的中央,像一头奇形怪状的钢铁巨兽,充满了原始、粗野而又令人敬畏的力量感。
它的“炮架”,是用独立团能找到的最厚重的枕木和两截沉重无比的日军铁轨,以最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搭建而成。
上面布满了用以加固的铁箍和巨大的螺栓,显得笨重而又敦实。
它的“炮身”,是一个由王有才的“金工小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厚钢板敲打、焊接而成的巨大圆筒,黑乎乎的,像一口倒扣的巨钟。
在炮身的下方,连接着一套由林向北亲自设计的、由缴获的卡车千斤顶和齿轮改造而成的简易高低机与方向机。
虽然转动起来还带着“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但它确确实实让这头钢铁巨兽,拥有了可以瞄准的“眼睛”。
而在它的身旁,放着一枚同样巨大的、堪称恐怖的“炮弹”——那是一颗经过全新设计的“超级大铁瓜PLUS”。
它由多层浸透了防水桐油的牛皮纸和麻布紧密包裹,内部填充了超过三十公斤的、掺杂了林向北从科普那里“请教”来的“神秘配方”(实则是土法提炼的铝镁粉末)的新式“精炭”火药。
在它那圆滚滚的屁股后面,还焊接固定着西片闪着金属寒光的梯形尾翼。
今天,这头巨兽要挑战的目标,是一座按1:1比例,用石头、钢筋和高标号水泥(也是林向北指导下的土法烧制产物)精心构建的、足以抵御寻常山炮轰击的日军加强型炮楼模型。
试验场几百米外的一处安全高地上,早己是人头攒动。*3-y\e-w·u~./c_o-m¨
李云龙背着手,挺着肚子,在他那两位“老伙计”——丁伟和孔捷面前,唾沫横飞地吹嘘着,那副得意洋洋的劲头,仿佛他脚下这门“土炮”,比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最新产品还要先进。
“老丁,老孔,瞧见没有?”他指着远处的“大炮”,咧着大嘴,露出两排被烟草熏得微黄的牙齿,“这就是我老李的‘镇山之宝’!上打飞机,下轰炮楼,无所不能!待会儿你们可都把眼睛睁大了,别让那动静给吓趴下了!”
孔捷撇了撇嘴,一脸的不信:“行了你老李,少吹牛了。就你那用汽油桶和废铁轨拼出来的玩意儿,能响就不错了。可别又跟上次一样,给咱们表演个‘铁桶后空翻’,那我这肚子可真要笑破了。”
丁伟则要沉稳得多。
他没有说话,只是眯着眼睛,仔细地观察着那门“土炮”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那套虽然简陋但结构完整的发射底座,以及那枚造型奇特、带着尾翼的“炮弹”。
他敏锐地感觉到,李云龙这次,似乎不是在单纯地吹牛,这玩意儿……好像真有点门道。
在他们身旁,还站着一位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的中年军官。
他是旅长特意派来的军事观察员王科长,上次独立团在鹰嘴崖的惊天一战,己经让旅部对他们的技术革新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重视。
王科长的任务,就是亲眼见证,独立团这次,又能捣鼓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来。
试验场上,林向北正在做着最后的检查。他带着“星火班”的学员们,一丝不苟地用游标卡尺测量着炮身的俯仰角度,用自制的铅垂线校对着方向。
每一个步骤,都严谨得如同在进行一台最精密的外科手术。
“林教员,”刘大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所有参数检查完毕!请求试射!”
林向北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学员,他们年轻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期待和一种即将见证奇迹的狂热。-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
“开始!”林向北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刘大柱和另一名学员,合力将那颗巨大的“炮弹”,缓缓地、小心翼翼地,从炮口装填了进去。
“全体人员,进入掩体!”
随着林向北一声令下,试验场上的人员迅速撤离。
刘大柱亲自拿着一根长长的、顶端绑着火绒的点火杆,跑到了发射器旁。
高地之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云龙停止了吹嘘,孔捷收起了嘲讽,丁伟扶了扶自己的军帽,而王科长,则拿出了纸和笔,准备随时记录。
“点火!”
林向北猛地一挥手!
刘大柱毫不犹豫地将燃烧的火绒,捅进了发射筒底部的点火孔!
“嗤——”
长长的导火索,发出一阵刺耳的燃烧声,冒出一串白烟!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整个山谷,只剩下那令人心悸的“嗤嗤”声和众人狂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我土法灭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