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 研究武器(2/3)
条,竟然像玻璃一样,应声断裂!
“……它也会变得很脆。!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林向北拿起断裂的铁条,对己经看得目瞪口呆的王有才说道,“所以,我们还需要‘回火’。就像一个脾气太刚的汉子,我们得让他喝点温酒,去去火气,让他变得既有骨气,又有韧性。只有经过淬火和回火这两道工序,我们才能得到又硬又不容易断的好钢!”
这个生动而首观的演示,瞬间点燃了王有才和所有组员的热情。
接下来的几天,铁匠棚的炉火,烧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旺。他们按照林向北的要求,将卷好的炮管,整体加热到橘红色——林向北告诉他们,那大约是800摄氏度,是钢铁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临界温度。
然后,便是最关键的淬火。他们挖了一个大水池,又准备了几桶菜籽油。
“滋啦——!!!!!”
当第一根烧得通红的炮管,被猛地浸入冰冷的水池中时,一股巨大而浓烈的水蒸气瞬间腾起,伴随着刺耳的声响,几乎笼罩了整个工坊!那场面,如同神话里的神兵利器在开刃!
最初的几次尝试,都失败了。有的炮管因为冷却速度太快,内部应力过大,在水中就首接开裂;有的则因为加热不均,导致硬度不一。
但王有才这群铁匠,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摸索着最佳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水冷和油冷的区别。终于,在烧废了七八根炮管之后,他们成功地淬炼出了第一根通体泛着幽蓝色光泽的、坚硬无比的合格炮管!
经过低温回火处理后,这根新炮管,无论是用大锤敲击,还是用钢锉刻划,都展现出了远超以往的机械强度!
当王有才抚摸着这根如同艺术品般的炮管,感受着它冰冷而坚实的身躯时,他知道,他们成功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让一堆普通的废铁,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解决了炮管的“筋骨”问题,王有才小组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尾翼的“量产”攻关之中。
林向北将科普关于“冲压模具”的原理,画成了十几张详细的图纸。
这是一个大胆的构想,因为制造模具本身,就需要比被加工材料更坚硬的钢材和更高的加工精度。
“我们没有模具钢,但我们有这个!”林向北指着几块从日军坦克上拆下来的、带有弹孔的装甲板说道,“这玩意儿,是小鬼子用最好的钢材造的,硬度足够!我们就用它,来做我们的‘公鸡’和‘母鸡’!”
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
王有才和他的组员们,用上了楚云飞送来的所有德制合金钢锉刀,用上了手摇钻,甚至用上了最原始的水滴石穿的办法,对着那坚硬的装甲钢,一点一点地进行着打磨、切削和钻孔。
他们的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锉刀用断了一根又一根。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半个月后,一副由一块厚重的凸模和一块带有精确凹槽的凹模组成的、看起来异常笨重丑陋的简易冲压模具,终于被制造了出来。
他们将这副模具,固定在一台由巨大的卡车螺旋千斤顶和铁轨杠杆改造而成的、堪称“巨无霸”的手动压力机上。
“第一片!准备!”王有才亲自操作,他将一片裁剪好的薄钢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凹模之上。
刘大柱和另外两名力气最大的战士,则紧紧地握住了那根长达三米的巨大杠杆。
“压!”
随着王有才一声令下,三人同时发力!
“嘎——吱——”
巨大的压力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那根粗壮的杠杆被缓缓地压下。
“哐当——!!!!”
当凸模与凹模完全闭合的瞬间,一声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响起!整个地下工坊都为之震颤!
杠杆缓缓抬起。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凑上前去。
只见凹模之中,一片形状完美、边缘光滑、弧度精准的梯形尾翼,正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就像一个刚刚诞生的、闪耀着工业光辉的艺术品。
王有才颤抖着手,将那片尾翼拿了起来。他用那把德制游标卡尺一量,尺寸与图纸上的要求,分毫不差!
“成功了……成功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举着那片小小的尾翼,像个孩子一样大吼大叫起来。
工坊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有了这副模具,他们一天之内,就能生产出过去一个月也无法完成的、数量巨大且完全标准化的尾翼!“没良心炮”的量产之路上,最大的一个障碍,被他们用最“土”的办法,硬生生地给搬开了!
就在王有才的“强筋壮骨”组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林向北带领的“飞火流星”组,也开始了对“单兵火箭筒”的艰难探索。
“同志们,我们这次要做的东西,和‘没良心炮’完全不同。”林向北在一块小黑板前,对孙小毛等几名组员讲解道,“‘没良心炮’,是炮推弹。而我们要做的‘火箭筒’,是弹自己推自己!它的发射筒,不需要承受任何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我土法灭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