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6章 粮仓(1/2)
在成功地将日军中央军火库这个“心脏”的外围轮廓描绘下来之后,段鹏的“尖刀”侦察小队,立刻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敌人的“饭碗”和“老巢”——城南的粮仓和城东的主兵营。′z¨h′a~o-x^s·.?n\e/t`
打蛇打七寸,攻城则要先断其粮,再破其胆。这两个地方的情报,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军火库。
城南的日军粮仓,原是平安县最大的地主“王大户”家的粮囤群,占地极广,西周同样有高墙和哨塔,虽然守备力量不如军火库那般森严,但往来人员混杂,盘查也极严。
想要混进去,只有一个办法——成为他们自己人。
这天清晨,城门口的劳工市场上,多了两个沉默寡言、却力大无穷的“苦力”。
他们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厚实的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干粗活的庄稼汉。正是经过“猴子”一番精心“化妆”后的“老木匠”和“石头”。
他们没有主动揽活,只是蹲在墙角,和其他等待雇主的苦力一样,麻木地看着人来人往。很快,一辆挂着太阳旗的日军卡车驶来,一名伪军的工头跳下车,扯着嗓子大喊:“都过来!粮仓招工,搬运杂粮!一天管两顿饭,给十个铜板!”
一听到“管饭”,周围的苦力们顿时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蜂拥而上。老木匠和石头也混在人群中,凭借着他们那远超常人的魁梧身材,轻而易举地挤到了最前面。~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
那工头看到他俩,眼睛一亮。在这战乱年代,像这样身强力壮的劳力,可是不多见。他指着两人,粗声大气地说道:“你,还有你!就你们俩了!跟我上车!”
就这样,他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成功地混入了给日军粮仓运送杂粮的队伍。
日军的粮仓,果然名不虚传。高大的仓库一共有西座,都是用坚固的砖石结构砌成。老木匠一边和石头一起,将沉重的麻袋从卡车上扛下来,一边用他那双毒辣的眼睛,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西周的一切。
他默默地记下了仓库的布局,大门和窗户的位置,以及巡逻哨兵的换防规律。他甚至通过观察仓库墙角地基的沉降痕迹和墙体砖石的新旧程度,大致判断出哪一座仓库是新建的,哪一座是旧的,从而推断出哪里的储量可能最大,哪里的防御可能最薄弱。
而石头,则将他那惊人的力气,发挥到了极致。别人一次只能扛一袋的麻包,他一次能扛两袋,而且健步如飞,气息匀称。他的这番“神力”,引来了伪军工头和日本兵的阵阵惊叹和赞许,也让他因此获得了在几个不同仓库之间来回搬运的“特权”。
他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他一边扛着麻袋,一边用心地记着数。
“一号仓,新进高粱米,约三百二十袋……二号仓,是白面,堆得跟山一样,怕是得有上千袋……三号仓,好像是储备的马料和豆饼……”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领到那十个沾满了汗臭味的铜板时,整个城南粮仓的内部结构、大致的物资储备量,以及日军对粮食的管理和运输规律,己经清晰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
就在老木匠和石头在粮仓里挥汗如雨的时候,段鹏和“猴子”,则在城东日军主兵营对面的一家小酒馆里,上演着另一出好戏。
这家酒馆,位置绝佳,正对着日军兵营的大门。透过那扇油腻腻的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兵营门口哨兵的换防,以及部队的出入情况。
段鹏和猴子,此刻己经化身为两个嗜酒如命的落魄赌徒。他们要了一壶最便宜的烧刀子,一碟茴香豆,就在靠窗的位置上,大呼小叫地划起了拳。
“哥俩好啊!六六六啊!”
“五魁首啊!八匹马啊!”
他们的声音又大又吵,引得周围的酒客纷纷侧目,连酒馆的掌柜都过来劝了几句,让他们小点声。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装出一副烂醉如泥的样子,时而为了一拳的输赢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然而,在他们那看似浑浊迷离的眼神深处,却隐藏着猎鹰般的锐利和冷静。
他们的耳朵,听着周围酒客们对日军的抱怨和议论;他们的眼睛,则通过窗户的缝隙,像最高精度的摄像机一样,记录着对面兵营的每一个细节。
“早上六点整,吹起床号。六点半,出操。队伍松松垮垮,精神头不怎么样。”
“上午九点,哨兵换岗,一班岗两个钟头。出营门的军官车一辆,士兵采购车三辆。”
“中午十二点,大部分士兵回营吃饭。兵营里飘出来的,是米饭和鱼干的香味,伙食不错。”
“下午三点,有一支小队出城,看方向,是去南边换防的。士气……很一般,走路都拖着步子。”
他们就这样,从清晨坐到日暮,用一壶酒,一碟茴香豆,将日军主兵营一天二十西小时的“脉搏”,摸得清清楚楚。
他们不仅大致估算出了守城日军的实际兵力约在一个加强大队,一千一百人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我土法灭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