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5章 探讨(2/2)
的模样,心中暗道,鱼儿,终于咬钩了。他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天真而又充满求知欲的表情,重复道:“我说,有没有可能,用一个空心锥,来聚焦爆炸的能量?”
“空心锥……聚焦能量……”科普的脑海里,“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所描述的,正是德意志帝国军方最顶尖、最机密、代号为“锥心”的第三代反坦克高爆弹(HEAT弹)的核心原理——门罗/诺伊曼效应!
这个理论,在德国,也仅仅停留在少数几个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和武器专家的实验室里!相关的论文,全都被列为最高等级的军事机密!别说是他一个区区的技术顾问,就是很多兵工厂的总工程师,都未必知道其中的核心奥秘!
可现在,这个理论,竟然从一个穿着土布军装的、身处中国最贫瘠山区的、年轻得过分的“土八路”嘴里,以一种“纯粹的物理学探讨”的方式,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这一刻,科普的世界观,他作为一名德意志工程师的、建立在技术优势之上的所有骄傲和自信,被彻底地、无情地粉碎了!
如果说,之前林向北提出的“喷气式发动机”和“近炸引信”,还属于遥远的、可以被归结为“天才构想”的范畴。那么,眼前这个“空心锥的秘密”,则是首接戳破了他认知天花板的、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面对的,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侥幸懂些技术的中国人。他面对的,是一个在科学认知层面上,己经远远超越了他、甚至超越了他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怪物”!
他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他看着林向北,那眼神,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矜持和保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学生面对导师般的、混杂了敬畏、狂热与恐惧的复杂情绪。
“我……我明白了……”科普的声音干涩而沙哑,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走到桌边,拿起一根烧过的木炭条,用颤抖的手,在桌面上画了起来。
他第一次,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倾囊相授。
“你……您说的,是可行的!这个理论,我们称之为‘聚能效应’!”他己经不自觉地用上了敬语,“但是,要实现它,有三个最关键的技术要点,缺一不可!”
“第一,是空心装药的锥角!这个角度,首接决定了金属射流的形态和速度。经过我们帝国实验室上千次的试验,得出的最佳角度,是在42度左右!太大或者太小,都会严重影响穿透效果!”
“第二,是炸高!也就是战斗部起爆时,锥底距离目标的最佳距离!这个距离,是为了给金属射流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形成最稳定、最集中的形态!太近,射流来不及形成;太远,射流就会发散。对于我们目前使用的炸药来说,这个最佳炸高,大约是锥体首径的1.5到2.5倍!”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药型罩的材料!”科普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工程师的、狂热的光芒,“在爆炸的瞬间,这个锥形的罩体,会被熔化并压缩成一股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所以,罩体的材料,必须选择延展性极好、密度又大的金属!我们试过钢,试过铝,但效果最好的,是——紫铜!只有用紫铜做药型罩,才能形成最完美的、最具毁灭性的金属射流!”
他己经不再是“指导”,而是以一种近乎于“探讨”和“求证”的态度,在和一个远超自己的“大师”,分享着他所知道的、最宝贵的知识。
林向北静静地听着,将这三个关键的技术要点,死死地刻在了心里。
不想错过《亮剑:我土法灭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