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风雨同舟(2/2)
家就是"鸿霓"的正式员工!月薪六十元,年底有分红!"
女工们欢呼雀跃,只有李桂芝忧心忡忡:"晚秋,这么多订单,咱们哪来的场地..."
"妈,记得村东头那个废弃的粮仓吗?"苏晚秋指向远方,"我已经和村支书谈好了,五年租期。"
张建军突然举手:"我有个战友转业在供电局,拉电线的事包在我身上。"
"我表姐说广州服装厂要处理一批旧设备..."周玉梅兴奋地插话。
苏晚秋望着七嘴八舌出主意的众人,眼眶发热。她想起2023年参观过的深圳博物馆,那些发黄的老照片里,第一代创业者也是这样白手起家的吧?
林志强得到消息的速度出乎意料。苏晚秋正在丈量粮仓,一辆黑色轿车碾过泥路停在她面前。
"苏小姐好手段。"林志强摇下车窗,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阴鸷,"连郑裕成都被你唬住了。"
苏晚秋不动声色地合上卷尺:"林先生有事?"
"别以为抱上郑家大腿就高枕无忧了。"林志强递来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文件是份红头复印件:《关于加强来料加工企业管理的通知》。苏晚秋心头一跳——这正是秘典预警过的政策风险!
"所有外资合作都要经过市里审批。"林志强得意地点燃香烟,"而审批办主任,恰好是我舅舅。"
苏晚秋强作镇定:"我们手续齐全..."
"是吗?"林志强突然指向远处,"那个退伍军人,有残疾证吗?雇佣残疾人可是能减税的...你们报税时提了吗?"
苏晚秋后背沁出冷汗。她确实忘了张建军能享受政策优惠,更没想过这会成为把柄。
"给你指条明路。"林志强压低声音,"把郑家的订单转给我,利润分你两成。否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粮仓,"这厂房怕是批不下来。"
"不劳费心。"苏晚秋转身就走,心跳如擂鼓。
回到作坊,她立刻翻开秘典。过度使用带来的剧痛让她眼前发黑,但终于看清了一行小字:"残疾军人就业优惠政策,见1982年深府字第38号文"。
"建军哥!"她叫住正在修篱笆的张建军,"你的退伍证能给我看看吗?"
当晚,苏晚秋带着材料找到县民政局。值班的老科长戴着老花镜检查张建军的战功证明,突然红了眼眶:""阴山穿插英雄连"...我儿子当年就在这个连队..."
次日清晨,一份《关于扶持残疾军人创业的批复》连同免税证明,静静躺在苏晚秋的案头。
粮仓改造工程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张建军带着几个退伍战友架设电线;周玉梅指挥女工们粉刷墙壁;李桂芝则对着香港寄来的大衣样品研究版型。
苏晚秋站在尚未完工的厂房中央,耳鸣声与施工噪音混在一起。
不想错过《八零逆袭:从渔村到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