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章 多尔袞到底想干嘛?(1/3)
第106章 多尔袞到底想干嘛?
朝阳自燕山群峰间升起时,织金龙纛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优?品,小.说+网~ ′最/新!章¢节_更¨新′快/
多尔袞將手搭在眉骨上远眺,八里外的喜峰口城墙上,日月旗正与无数旌旗交错翻卷。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锦州城头第一次见到袁崇焕的守备阵势。
当时那阵势比这只强不弱。
但谁能想到,那年一衝即散的明军,现在居然成长到了可以全歼两个旗的地步。
南人真是太可怕了。
就像范文程所说的一般。
不要给南人反思的时间,他们有数千年的歷史可以借鑑,一旦甦醒,天下便再无可以抵抗的力量。
收回心神,多尔袞轻声说道。
“两黄旗摆锋矢阵,巴牙喇护军压中路。”
传令兵的令旗在空中划出半圆。
隨著牛角號呜咽,镶黄旗甲喇额真阿山率两千重甲骑兵率先出阵,马蹄踏起的尘土如同黄龙腾空。
这些精挑细选的重甲兵俱是双马配置,马槊与虎枪在晨曦中泛著冷光。
这里的双马可不是赶路用的双马,而真正的双马冲阵。
因为这两千骑兵装备太多太重,光是自身力量加上三层重甲,就足以让战马感受到压力,更不要说还有马鎧。
剩下的武器则放置在另一匹马上,骑兵冲阵时,重马在前,轻马在后。
每冲一阵,便换马一次,可以保证骑兵连冲八阵而余力不减。
而且这两千骑兵,几乎可以说是多尔袞的依仗,女真八旗最精锐的在两黄旗,两黄旗最精锐的在巴牙喇护军。
这些骑兵的精锐程度可想而知。
城头垛口后。
朱由检冷眼看著城外的大阵,默不作声。
他能清晰看见清军阵中飘动的织金云龙纹,据说那是皇太极生前特赐多尔袞的仪仗。
此时喜峰口外,已经列开了明军大阵。
作战方式还是和之前没区別,外列车阵,內成方阵。
用车阵形成简易战壕,来避免流矢和短兵相接,同时让骑兵无法冲阵。
虽然呆,但好用。
城墙下的戚家军方阵最为齐整。
这些南兵头戴红缨铁笠盔,两当甲外罩著红色號衣,狼筅手与钂鈀手交错而立。
但细看便能发现,半数士兵的脛甲都用皮绳草草綑扎,某个鸟銃手的火绳枪托上甚至留著辽东白樺木的纹理。
这不是系统自带的武器,而是近日来从工部找出的旧銃。
没办法,连日交战,戚家军伤亡不大,但兵甲武器却损失极多,只能用京师库存来弥补。
红色词条奖励的戚家军都到了这个地步,那其他军队就更不用想了。
两个蒙古轻骑为爭半袋炒麵扭打起来,褪色的皮袄在尘土中滚成灰团。?c¨h`a_n~g′k′s¢.+c~o/m_
西翼李过部的流寇更不用说,没有词条加持,顶多比之前的明军卫所兵强一点。
五军营还能勉强保证大阵不散。
经过连续数日鏖战追击的大军,不是歇息两三日就能缓过来的。
反观多尔袞那边,以擅长苦战恶战的女真八旗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这月內,两黄旗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攻城,却没有显露出任何疲態。
两黄旗步卒踏著晨露缓缓展开,俱是双层铁札甲,护心镜擦得雪亮,长矛在薄雾中泛著青芒。
这代表女真纵使是连番作战,也不忘保养甲冑兵器,明军这边除了系统兵和词条兵之外,没有一支部队能做到。
战力高下立判。
而在两黄旗大阵中前段,乌真超哈营的汉军正在架设红夷大炮,包衣阿哈们扛著的火药桶上,那是崇禎四年登州叛军带走的火炮。
经过十五年的使用,这些红夷大炮竟然还能用。
隨著一声牛角號被吹响。
八旗大军开始缓步前压,脚步声让城墙微微震颤。
数百匹马推著的百辆楯车正缓缓推进,裹著生牛皮的斜板后藏著弓弩手。
最前排的重步兵开始用刀背敲打盾牌。
镶黄旗的织金龙纛忽然前倾,四千双铁蹄踏地的轰鸣惊飞了城头寒鸦。
朱由检能清晰看见清军阵中有些十四五岁的,这些少年连腮胡都没长全,却已经能披重甲舞长刀了。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青少年时期,力气还没发育彻底,能扛著那么重的甲冑作战,只能说明,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野蛮扩张时期,给女真部族带去了多少好处。
而自己身后正在装弹的火器营新兵,这些从五军营补充进去的士卒,不少人连火门匙和搠仗都分不清,药袋里的火药撒得满地都是。
女真的发育,是靠吃汉人肉成长起来的!
当朝阳刺破云层时,两军的旗帜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