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9章 江南富,可敌国矣(3/3)
个个词条和一柄柄钢刀,反过来继续保护经商的百姓们。
以欧洲的体量,外加刚刚开发的美洲、还未开关的倭寇、尼格成群的黑非,朱由检敢说五年后明朝的税收就能达到一亿两白银!
虽然他现在连一千万两都拿不出来……
將军队架构写完之后,朱由检这才交给王承恩,让他交给王家彦。
復又叮嘱道,“再去叫一下张煌言,让他来见朕。”
王承恩点点头,拿著朱由检刚写好的宣纸就走出大殿。
看著空荡荡的大厅,朱由检不由的哀嚎一声。
“我怎么这么穷啊!”
跟多尔袞干了一个月,京师的存粮几乎消耗殆尽。
不太可能撑到秋收。
还有阵亡將士的抚恤要发,整改军队也需要大量银钱,还有他心心念念的常备军,大量的武器兵甲缺口。
新建广寧军也需要大量词条做打底。
现在朱由检恨不得一两银子掰成两半。
北地几乎乾净了,朱由检就盼著江南能给点力。
想著想著,朱由检便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再次醒来时,张煌言已经站在了大殿之中,只是不敢打扰朱由检而已。
阔別一月,这个未来元辅变化不可谓不大。
眼中的青涩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沧桑。
朱由检上来便直奔主题。
“江南有多少银子?”
张煌言清清嗓子,简短的回了一句,“江南富,可敌国矣!”
“详细说说。”
烛火摇曳间,张煌言从怀中摸出本泛著咸腥气的簿册。
封皮上隱约可见盐字朱印,边角残留著暗褐色血跡。
“去岁两淮盐引总数六十万引,实发一百四十万引。”青年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墨字,“扬州八大总商,家家都有织造局的织机。”
朱由检指尖轻叩御案,“说人话。”
“回稟陛下,每引官盐二百斤,私盐八百斤,盐运司的船队出扬州时吃水六尺,到武昌只剩四尺,卸的不是盐,是压舱的官银。”
“八大总商宅院里的太湖石,都是从洞庭东山整座运来,上月查抄周王府得银五十万,不及扬州郑氏半座园子。”
“臣三日前方抵通州,这上面记著三百二十七家盐商,一千四百处私港,七百七十九条通倭海船。”
“苏州知府派了六波死士,臣不得不绕道登州”
“扬州至凤阳驛站,驛丞全是江浙两党之门生。”张煌言从靴筒抽出捲髮霉的塘报,“陛下请看天启七年扬州府奏摺。”
泛黄纸页上民贫地瘠四字被朱由检指尖按得凹陷,下方却附著工部批文,准拨修堤银八十万两。
“钱去了哪?”皇帝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
“回陛下,前年黄河决口,扬州盐商捐银百万助賑。”张煌言突然冷笑,“可他们捐的是新铸的嘉靖通宝,成色不足的私钱!”
他抖开幅绢布,扬州城舆图上密密麻麻標著红圈,“这些钱铺当铺背后是南京六部。吏部尚书钱谦益的族弟,光在瓜洲渡就有十二间银库。”
“您说,如此上下其手,这江南之富能不敌国吗?”
(本章完)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