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 > 第120章 最少也要六千万两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0章 最少也要六千万两(2/3)

目录
好书推荐:

朱由检点头转身,看向殿內的张煌言。

沉稳,果毅,不骄不躁,不馁不弃。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曾经那个热血青年就消失不见。!看~书·君! ¨已-发\布·最_新~章.节\

现在的他越来越有明相之態。

只要跟著范景文歷练两年,学点骨气,跟著李若璉学点狠辣,再跟著倪元璐学点圆滑。

不用五年,朱由检肩上的担子就乐意分一部分给张煌言了。

满眼欣赏的走上前去,拍了拍张煌言的肩膀。

“玄著之意朕已明了,回去之后好好歇息,过了这两天朕还要用你呢。”

“其他事就不要操心了,就像你说的,得给南京那边放放血了。”

“王伴伴,传李若璉。”

……

初夏时的雨总是说至便至。

上午才停的暴雨不过两个时辰便又裹著雷声砸在琉璃瓦上。

李若璉的皂靴碾过水洼时,靴尖蟒纹溅起暗红血渍。

他在殿外褪下湿透的斗篷,露出內里玄色飞鱼服,绣春刀柄缠著的布还在往下渗水。

“查清楚了?”

朱由检背对殿门站著,指尖捏著那粒琉璃珠。

案头烛火被穿堂风吹得忽明忽暗,將皇帝的身影拉长在蟠龙柱上,像柄悬在梁间的剑。

李若璉单膝点地,“上月十七,松江府漕丁在吴淞口捞起具浮尸,尸首胃囊里塞著帐本残页,记著天启六年到崇禎十五年间的私盐帐。”

他从护腕夹层抽出张硝过的羊皮,“臣顺著这条线摸到寧波港,发现每月初七涨潮时,会有近五十艘三桅福船贴著官盐船出港。”

“船上装的什么?”

“盐铁茶瓷四成,生丝布三成,剩下三成.”李若璉喉结滚动,“是匠户。”

“继续说。”

“浙商总会雇牙行在苏松常三府招工,说是去吕宋种甘蔗,实则將人塞进底舱运往台湾岛,给郑芝龙打造战船。”

“此类事件,在江浙一带数个港口皆有发生,再往南港口更多,但哪里小的还未去查。”

朱由检不喜不悲,继续问道,“南京那些人呢?”

“苏州织造太监靠给海商发放牙帖年入八十万两,应天府通判赵德全在句容县设了十二处私港,每船抽水银百两。”李若璉语速平稳如报菜名,“镇江卫的军械库上月'走水',烧毁的一千二百杆鸟銃,三天后出现在泉州港的荷兰商船上。”

“武库司郎中周延儒的小舅子开鏢局,专走苏杭到月港的陆鏢。”李若璉从鱼符袋抽出张名单,“这是近三月出入周府的车马记录,运往福建的檀木箱里,夹层塞满鲁密銃图纸。”

朱由检突然蹲下来与李若璉平视,“你知道的,朕不想知道这些有的没的,你直接说最粗的藤在哪?”

李若璉瞳孔缩了缩。

“七日前,南镇抚司的兄弟截了封密信。”

说罢,薄如蝉翼的薛涛笺在掌心铺开,露出半闕《临江仙,“莫问金陵王谢燕,且看闽海朱幡。”

“这是田国丈府上清客的字跡,一旦有此密信传出,便是要各方收敛。”

“小的已经派人盯著了田国丈府。”

朱由检指尖抚过笺上印鑑,一朵五瓣梅烙在听雨楼的题款旁,“田国丈最近在修別院?”

李若璉没有回话,而是又摸出本帐簿,“福州左卫指挥使送来的三十车岗岩,经漕运送到通州码头,接货的是田国丈府管家。”

“你的意思是,朕的老丈人和小舅子,都在这条藤上?”

“不止如此,福王朱由崧在福建的田庄,去年改种了三千亩桑树。”

李若璉声音依旧平稳,“湖广左良玉的军粮,有三成是潞王府用陈米抵的田赋,而福王府的桑叶,养的是郑家船队要的生丝。”

烛火突然躥高半尺,將皇帝的身影投在《坤舆万国全图上。

朱由检盯著地图上指甲盖大小的台湾岛,“郑芝龙要这么多生丝做什么?”

“红毛夷用南洋香料换生丝,到倭国能翻二十倍利。”

朱由检点点头,“也就是说,田国丈一家,福王、潞王都在此列。”

“那他们下面办事的是谁?”

“南京六部有多少人?”

“户部尚书钱谦益,吏部尚书张慎言给魏国公府修祖坟,动用了孝陵卫的三千军户,刑部尚书的侄女婿,是扬州盐商总会会首。”

“除此之外还包括南京守备太监、操江提督、以及近四百名官员,一千一百多户商户。”

“这么多人?”朱由检都被这么庞大的利益链嚇了一跳。

国丈、两个亲王、六部尚书有三个,大小官员四百多名,用来销赃的商户一千多家,外加两个大军头,左良玉、郑芝龙来保驾护航。

这得是什么样的利益產业链,才能绑住这么多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