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4章 准备下江南(2/4)
又是什么!?!?”
“朕没跟元辅说过吗?”朱由检刚说完,立马就尷尬了起来。
他好像还真没跟倪元璐提过,当时他觉得倪元璐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就只给了王家彦和黄得功。
谁知道这俩货居然没跟倪元璐说过,你们真就不结党啊?
想到这,朱由检赶忙摆摆手,倪元璐的工作確实多的有点离谱了,再加担子他真怕这个老头死这。
“没事元辅,朕只是想將京营改为常备三营,你知道就好了,剩下的具体事宜朕让黄得功王家彦二人去办。”
倪元璐这才鬆了口气,反正朱由检在军事上的成就,已经直逼成祖宣宗,轮不到他发表意见,而且他也很赞成黄得功王家彦二人。
有他俩经办,出不了岔子。
“那臣就先以政务院改制为先,同时让英国公和开海伯就地先行组建临时防线。”
“这个你自己看著办。”朱由检无所谓的摆摆手。
说著又从近侍手中接过一卷黄绢,递给倪元璐。
“这是朕给辽东四军设立的编制和具体细节,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然后跟黄得功王家彦他们商量一下。”
“没有什么遗漏之后,就让户部算算需要多少银子,朕给你们拨,让兵部开始筹备组建。”
“除了郑森部和戚远部之外,大明军队隨便挑选,朕给你们抽调之权。/6`1!看′书*网^ ?已′发_布`最*新!章.节¨”
说罢,身边近侍掏出一封圣旨,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绍膺鸿业,夙夜兢惕,惟虑政枢失统,国本弗寧。兹有內阁元辅、政务院首揆倪元璐,器识宏深,忠勤素著,协赞机务,屡彰勋劳。当此江南巡狩之际,朕欲躬察民瘼,整顿纲维,然国不可一日无主,政不可须臾荒怠。
特命尔倪元璐,以文渊阁大学士兼领监国之重,统摄百官,裁决庶政。
凡六部诸司、军国机务、钱粮刑名,皆准便宜行事,內外章奏,悉听批答,三品以下官员黜陟,皆得专决。
南京户部尚书史可法、宗室周王朱恭枵,即日入京协理,文武诸臣皆受尔节制。
辽东四镇之防、察哈尔牧民之安、秋税收兑之务,並各省灾賑兵备等事,俱依前议,务从速办,以固社稷。
监国之期,暂以五个月为限。
朕期尔以伊尹之任,周公之忱,总率群僚,克承朕志。若有疑难,六百里加急奏闻,朕自裁之。待朕南归之日,必以功定赏,昭示天下。
尔其慎持钧衡,毋辞劳瘁,钦哉!
崇禎十七年六月。
钦此。”
“臣领旨!”倪元璐跪地行礼,接过圣旨。
朱由检又將佩剑解下,“朕此行时日颇多,京中尚有居功自傲之辈,贪赃枉法之徒,朕赐元辅天子剑,必要时当斩则斩,切记,北直隶不得有失,建奴不得有喘息之际!”
“臣领旨谢恩!”倪元璐再次行礼,而后郑重的接过天子剑。
朱由检这才心满意足的起身离开。
走到门口,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朕那里有个不错的年轻人,朕也一併留给你。”
“是前刑部员外郎张圭之子张煌言,好好让他练练。”
说罢,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走出大门,乘马离去。
只留下跪倒一片的吏部官员。
……
离开之后,朱由检直接回宫。
跟黄得功王家彦约的是亥时,现在已经马上戌时了。
只要再將常备军的事解决完,那么他就可以放心的下江南捞钱啦!
这么想著,朱由检很快就回到了紫禁城。
吃完一顿简易晚饭之后,黄得功三人也联袂而至。
一番君臣之礼后,朱由检便让王承恩去找几个凳子来。
因为是刚大胜而归,几人心情都不错,而且还有同袍出征的情分,言谈中也较为放鬆。
然而只是出去搬个凳子的功夫,当王承恩再次回来,殿中气氛却变得格外冰冷。
殿內烛火摇曳。
朱由检的手指在紫檀木案几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黄得功肩甲上的铜钉映著火光,在殿墙上投出张牙舞爪的影子。
梗著脖子跟朱由检对呛,“陛下要的三万常备军,臣就是去阴曹地府也凑不齐。”
“京营能喘气的都算上,够两万就烧高香!您还不让从三千营调兵,不让从別的地方抽人,俺咋也凑不齐啊!”
说到这黄得功就来气。
虽然常备军只要三万人,但可把他愁坏了。
京营虽说经歷过数次大战,战力直线上升,但伤亡也大的离谱。
算上五千戚家军,总人数也才堪堪三万五,而朱由检的要求是常备军年龄不能超过三十二岁,不能低於十八岁,身体健全,没有隱性疾病和传染病。
京营適合者不足两万之数,而且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禎,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