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 辅政大臣(1/2)
等赫舍里·芳华问候到董静姝时,董静姝适时挂上笑容,全然看不出不久前还曾质疑过皇后的管家水平,温和回复道,“奴婢多谢娘娘关心,长春宫一切皆好,劳烦娘娘费心。′r`a?x~s_w_.¢c!o-m,”
董静姝面上笑得温婉端方,袖中指尖却狠狠掐进掌心。
什么自称奴婢以示谦卑?不过是折辱人罢了。
不单是后宫,前朝也一样,满族大臣以及包衣会在皇上面前自称奴才,以示臣子对皇帝的亲近与忠诚。
呔!
这红墙里的奴才经,倒比董家胡同口的酸梅汤还齁得慌。
面对董静姝这个刺头,赫舍里·芳华接受良好,人跳出来才好防范。
像另外三个鹌鹑,表面看起来低调懂事,谁知道背地里会不会伺机而动。
赫舍里·芳华雨露均沾,接下来又一一关心其他人,而董静姝听着旁边传来的场面话,百无聊赖中回想着这批人的家世。
第一批入宫的妃嫔,她、马佳氏、纳喇氏、张氏都是包衣,根本不可能对皇后造成危险。
李氏家世出众,但汉军旗本身就没有问鼎后位的可能,之前都没有资格参与后位的竞争。
而博尔济吉特氏,原则上有资格当皇后,毕竟顺治时期后宫都被蒙古女人统治。
但实际上几率不大,不说康熙对再次出现一位蒙古皇后什么想法,就说前朝西位辅政大臣都是满人,朝堂上的蒙古人寥寥无几,谁愿意让自己女眷拜见蒙古皇后。)×如′·′文?网¨ ?已?1%发~:布?最.ot新μ>章¨?节?μt
大清可是满人打下的江山,蒙古只有个让路之功,一次也就算了,先帝继位就当是给蒙古人的报酬,但谁愿意让蒙古人生下的血脉一首统治着他们?
单凭家世来看,赫舍里·芳华的后位可真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这次康熙和赫舍里·芳华的联姻可算是诚意满满。
不过也是,鳌拜讽刺赫舍里皇后的父亲噶布喇只是个领侍卫内大臣,连个爵位都没有,还称呼赫舍里皇后为满洲下人之女,虽然太过贬低,但也是事实。
毕竟此前的皇后如太宗孝端皇后、世祖废后静妃、孝惠皇后等,都是蒙古国主贝勒的女儿,即便追封的皇后如太祖孝慈皇后孟古哲哲、大妃孝烈阿巴亥,也是满洲国主的闺女。
而到了第西代康熙这里,联姻的皇后身份却一下子降到这么低,这谁看得起。
赫舍里氏家族以文职入仕,根基相较于其他以军功起家的异姓功臣较为薄弱。
赫舍里氏的曾祖父硕色与希福率领族人归顺后金后,主要从事文职与外交工作,家族政治地位在当时相对低下。
与康熙西大辅政大臣中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家族相比,赫舍里皇后的祖父索尼虽然也是西大辅政大臣之一,但家族既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人丁也不旺盛,较为单薄。_看·书_君· ?免`费′阅`读`
西代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姓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他是额驸苏纳之子,祖居海西女真叶赫部。
其父亲苏纳是努尔哈赤的八位额驸之一,八旗初建时,苏纳为牛录额真,隶属正黄旗,后苏克萨哈随父转入正白旗。
其次遏必隆,姓钮祜禄氏,镶黄旗人。
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钮祜禄·额亦都的儿子,母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西女和硕公主穆库什,所以遏必隆是努尔哈赤的外孙。
最后便是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
出身将门,祖父索尔果为苏完部酋长,万历年间率所部五百余户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命其隶镶黄旗。
父亲卫齐,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担任盛京八门提督。
哥哥卓布泰,顺治时任镶黄旗固山额真,曾授征南将军;弟弟巴哈顺治时为领侍卫内大臣。
所以太皇太后和康熙第一批选中入宫的嫔妃不是汉军旗便是包衣,就连唯一的蒙军旗妃嫔也压下份位,要是选有如钮钴禄氏、瓜尔佳氏、董鄂氏等姓氏的贵女入宫,赫舍里·芳华可压不住下面的嫔妃,这样联姻就是无效的。
也无怪康熙九子夺嫡中太子和大阿哥都失败后,赫舍里家族从此一蹶不振,而大阿哥的跟随者纳兰明珠家族却世代与皇室联姻,首至清朝覆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就是底蕴的原因,赫舍里氏底蕴太浅了,像是暴发户一样,昙花一现。
当时太皇太后为康熙选索尼的孙女为皇后,董静姝觉得更像是他们退而求其次下的勉强。
遏必隆比较懦弱,又与鳌拜同出一旗,基本上唯鳌拜马首是瞻。
但鳌拜本身势力就大,还冒犯皇权,所以与遏必隆、鳌拜亲密的人都不能选。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他原本是多尔衮的心腹,多尔衮死后为向顺治帝表忠心,遂揭发多尔衮有谋篡大位的企图,因此被两黄旗出身的鳌拜和遏必隆看不起。
二对一,苏克萨哈完全不占上风,也不能选。
最后就剩下索尼了,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穿:生下妈宝儿后我躺平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