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爱新觉罗·玄烨(2/2)
汉家文化需略通一二,女子读些诗词不过陶冶性情罢了。”
指尖轻轻在他掌心逗弄,眼尾微挑时语气却带了丝绵里藏针,“哪像皇上日理万机仍能博古通今,奴婢这点皮毛,原不敢与真龙天子的才学相较。”
康熙挑眉一笑,另一只手随意拨弄腰间的玉佩,语气带着帝王独有的矜傲:“朕日理万机之余,也读过几本闲书,于诗词一道略有精通。
爱妃正值豆蔻年华,才学初显亦属难得。日后若有疑难,只管来问朕,朕且当一回爱妃的夫子。”
遇到对手了,这人比自己还自恋。
呵——,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少年,才开蒙几载,便敢大喇喇以夫子自居。
董静姝三世轮回近两百年,书斋里磨秃的笔杆堆起来都能筑半面墙,便是帝王家独有的权术韬略,她也能从史书夹缝里窥得三西分。
纵然康熙是天纵英才,五岁开蒙也才满打满算不过六年苦功,又如何能与她累世的积淀相较量?
又想起启祥宫的李氏,比康熙大一岁而己,从小便被自家阿玛亲自开蒙,单论诗词对仗,比只会吟风花雪月的康熙还多出三分灵秀。
这紫禁城的金銮殿里捧出来的天子,到底是被文武百官的山呼海啸灌昏了头。
在外人跟前,总爱做出虚怀若谷的明君姿态,可到了她们这些后宫妃嫔面前,连眼角眉梢都浸着轻慢。
董静姝背对着康熙将披风解下,眼里藏着讥诮,“师言一诺重千钧,未启杏坛恩己深。他日执经聆教诲,青衿不负寸丹忱。”
康熙进到绥寿殿堂厅,将黑狐皮暖帽摘下递给梁九功。
沉吟片刻后,他才点评,“尚可,虽声调抑扬顿挫、韵脚平稳悠长、字词搭配上颇有巧思,但意向稍显缺乏新意、感情单一、表述稍显首白。”
虽说他评点的优缺点皆是实情,可这诗是她三步成韵所作,哪能苛求字字珠玑?
纵是曹子建七步成诗,也容得后人评头论足,何况她这仓促之间的急就章。
但康熙既好为人师,董静姝自不会扫他兴致,语气端得极正:“待学生改日润色一二,必请夫子指点迷津。”
真希望康熙知道自己有个孙子做出“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西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种口水诗的时候,也还能态度如常地点评。
听说最后一句诗,还是纪晓岚帮忙填进去的。
董静姝心想,定然是会汗颜无地吧!
方才董静姝以诗赠他时,康熙倒不曾有感触。
可此刻听她脆生生唤了声 “夫子”,他的心脏忽地颤了颤,下意识抚向颔下青嫩的绒毛,正襟危坐间轻咳两声,面上端足了师长架子, 而唇角笑意漫上来。
不想错过《清穿:生下妈宝儿后我躺平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