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弹道偏左(2/2)
双鹰的师傅都说了,敌人的枪你捡起来就敢用?也不看看里面有没有子弹,是否弹道偏左。
一百五十米试验结束,王喜奎本想后撤至两百米,苏卫劝阻道:“别急,试试卧射,还有运动射击,自由发挥。”
“是!”
试枪可不能只用一个姿势,包括标靶,那战场上鬼子也不会傻站着。
所以接下来就成了王喜奎的个人秀!
卧射、跪射、腰射、速射等等,成绩都不错,二百米精确度相当高!
包括运动中打固定靶、移动靶,最终经过一系列组合试验,小马枪恰如师长等人希望的那般,非常适合我军游击战使用!
期间还由孙德胜进行了骑射试验。
策马奔腾中,小马枪刺刀收拢后轻便携带,适合马上射击和转身、换手等各类操作,展开刺刀后虽没有扁刺刀的砍、削,但是将刺的特点放大极致!再加上军马冲击惯性,瞅准敌人关键部位可一击致命!木桩人都被戳出了深窟窿。
三棱设计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延长刺刀使用寿命,如日军扁刺刀,功能性是广,但人家采用的优质钢和热处理等工艺,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我军入如果采用轨道钢还仿造扁刺刀,那真有点东施效颦了。
以前兵工厂就有用轨道钢仿制德、日等国扁刺的做法,可我军战士在使用后常常反馈容易弯曲,有时经过一次白刃战便会出现损坏,修来修去治标不治本。
哪怕是三棱刺,在工艺设计上虽然弥补了一定的材料缺陷,但终究是轨道钢,这便需要战士们时常保养,及时修复,当然,若是成了破伤风之刃,那鬼子只能自认倒霉了。
最后王喜奎又分别在两百米到西百米等不同远射程试验,边区造子弹虽然稳定性等不如原装弹,可小马枪的膛线等工艺赋予了一定的灵魂加持!
膛线,就是枪的灵魂,不仅对弹道稳定性、射程、杀伤力等影响很大,每支枪的膛线都具有独特性,子弹发射后,弹头会留下膛线的痕迹,就像人的指纹。
所以,通过对弹头膛线痕迹的鉴定,有时可以锁定枪支,甚至推测出使用者,这也是后来我国在犯罪侦查等领域常用的鉴定手段,前提是够专业,还有运气加持。
“好啊!打得好!”
李云龙喝彩道:“枪法好!枪也好!是不是该用外边造的原装弹了?该轮到我来试一试了吧?”
不等孔捷争抢,程瞎子道:“首长,好事儿光让新一团和独立团占了,我们772团都没试呢,我也要试一试!”
李云龙的话到嘴边,苏卫先声夺人道:“没问题!好枪就得接受大众的检验和评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不想错过《抗战:上任兵工厂,打造华械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