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天灾突至,人心如秤(1/2)
第三十章 天灾突至,人心如秤
入秋后的第一个响雷炸响时,李阳正在给邻村的农户讲秋收前的防虫法子。*l¨u,o,l-a¢x¢s-w,.?c*o?m*天边的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瞬间染黑了半边天,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打在玉米叶上噼啪作响。
“不对劲!这雨邪性!”有个老农抬头看天,脸色发白,“往年这时候哪有这么大的雨?怕不是要发水!”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山洪暴发的轰鸣声。李阳心里一沉,想起系统昨夜弹出的文字提示:【检测到异常气象,可能引发区域性洪涝,建议提前加固河堤。】
他当时只当是寻常预警,想着各村的排水沟刚挖好,应能应付,没承想雨势如此凶猛。
“快!回村!”李阳招呼众人往高处跑。雨水汇成的小溪迅速涨成洪流,冲垮了田埂,淹没了低矮的庄稼地。他眼睁睁看着一片刚要成熟的土豆田被浊浪卷走,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那是村民们熬了三个多月的盼头啊。
赶回李家村时,村口的石桥已被冲断,幸好村后有座小山,苏婉儿和王大爷正领着村民往山上转移,把粮食和种子往高处搬。
“爷!你可回来了!”苏婉儿看见他,眼圈一下子红了,“地窖进水了,存的土豆泡了一半……”
李阳往山下望去,村子已成一片泽国,只有几间高屋的屋顶露在水面上。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苏婉儿的肩:“没事,人在就好,种子保住多少是多少。”
他清点了一下,村民们冒死抢出来的土豆种还有两百多斤,玉米种也剩了大半。?鸿¢特¨小′说·网- .首′发,这些种子被小心地裹在油布里,放在山洞最干燥的地方,像捧着一簇微弱的火苗。
【检测到灾情,触发紧急任务:组织灾后自救,确保幸存者过冬粮食,奖励:耐涝作物种子样本一组。】
系统的文字提示弹出来,李阳却没心思看。他正忙着指挥村民砍树搭棚,用抢出来的铁锅烧开水,给老人和孩子熬稀粥——锅里掺了仅存的土豆干,稀得能照见人影,可没人抱怨,呼噜呼噜喝得香甜。
夜幕降临时,雨小了些。山脚下忽然传来呼救声,是邻村的几个村民,抱着根浮木在水里挣扎。李阳二话不说,带着几个年轻汉子捆了木筏下去救人。
救上来的人里,有个熟悉的黑脸汉子,正是之前来学种土豆的十里铺村民。他呛得直咳嗽,指着水里哭喊:“俺们村的种子……全被冲走了……过冬的粮也没了……”
王大爷听了,往火堆里添了根柴:“哭啥?俺们还有些种子,先分你们一半。粥不够,就多掺点野菜,总能熬过这个冬天。”
黑脸汉子愣住了,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俺们村跟你们非亲非故,你们自己都……”
“啥亲故不亲故的,”李阳递给他一碗热粥,“都是遭了灾的,互相搭把手才能活下去。等水退了,咱再种,地里长出来的,比存着的多得多。”
他想起系统的“紧急任务”,忽然明白,所谓“自救”从不是关起门来顾自己,而是把那点珍贵的种子分出去,把稀粥让出来,把木筏划向呼救的人——这才是庄稼人最实在的道理,比任何任务指令都管用。/小!说+C\M+S* ,追¨最*新+章\节?
雨停后的第三天,州府的救灾粮到了,是些陈米和杂粮,数量不多,分到每户手里不过几斤。周先生亲自跟着粮车来的,看着一片狼藉的村庄,红了眼眶:“李兄,是我来晚了……”
“不晚,”李阳领着他看山洞里的种子,“人都在,种子也还有,这就够了。”他把灾后自救的打算告诉周先生,“水退了先修水渠,把能救的庄稼抢回来,然后种冬小麦,用剩下的土豆种在坡上,那里地势高,不容易淹。”
周先生连连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我带了些耐涝的麦种,还有州府拨的救济款。你看这些钱,是先修桥还是先买农具?”
李阳翻着账册,忽然想起梦里的国库收支。那时他觉得账上的数字代表着国力,此刻却觉得这账册上的每一笔,都连着山洞里的粥,连着抢出来的种子,连着村民们冻得通红的手——它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热乎乎的日子。
【紧急任务进度50%,建议优先修复灌溉设施,配合耐涝种子使用。】
系统的提示又来了,这次李阳没忽略。他指着账册上的一处:“这里,先买些铁锹和斧头,修水渠得用。麦种按你说的分下去,土豆种留着,等坡地整理出来就种。”
接下来的日子,村民们开始了艰难的自救。男人们蹚着齐腰深的水抢收没被冲走的庄稼,女人们在山上开荒,把石头搬开,平整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坡地。李稷也跟着帮忙,小手磨出了泡,却不肯歇着,说要“种出能在水里长的土豆”。
苏婉儿把抢出来的布帛撕了,给大家缝补破了的衣裳,夜里还在油灯下抄录李阳说的耐涝种植法子,准备水退了就教给其他村子。她的手被针扎了好几个洞,却笑着说:“多抄一份,就多一分指望。”
半个月后,水渐渐退了。露出的土地满是淤泥和碎石,散发着腐臭的气味。李阳带着众人清理淤泥,撒上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