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大宋局势正在发生变化(2/2)
石俱焚。
这也是朝中部分大臣提倡的“以贼制贼”策略。
因此,宋江手下常忍饥作战,部分梁山旧部愤而倒戈,投向方腊。
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徐宁等人看清了朝廷的意图,故不愿为朝廷拼命。
呼延灼、关胜、徐宁等人原本都是朝廷将领,招安后也渴望建功立业,恢复旧职以告慰先人。
然而,皇帝赵佶虽有此意,却因蔡京、王黼、童贯等奸臣的进谗言而作罢。
呼延灼、关胜等人原职位己被蔡京、童贯的党羽占据。
若他们恢复旧职,必然有人需要让位。
于是,这些奸臣视他们如寇敌,希望他们与宋江一同对抗方腊,借机削弱双方实力。
呼延灼等人并不愿为朝廷拼命,宋江也因此难以调动自己的部下。
他所担任的楚州安抚使之职更像是一个陷阱——表面上需全力守卫楚州,但实际上越是努力,损失越惨重,自身性命也愈发危险。
朝廷看似给予官职,实则意在消耗宋江的力量。
即便宋江甘愿牺牲,其副手卢俊义等人却不答应。
一旦被逼入绝境,他们可能转向柴进或投靠方腊。
到那时,宋江将一无所有,不仅失去权势,连名声也会尽失。
因此,宋江整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日日期盼朝廷支援却始终未至。
他甚至考虑过重返梁山,但作为前寨主,这条路己对他关闭。
这一切正应验了柴进当初所说的话。
若接受了朝廷招安,被朝中奸佞掌控,即便想重返梁山,享受昔日逍遥时光,也是难如登天。
此刻的梁山,在柴天治下不过是一支微不足道的力量。
幽燕大地上的霸主柴天,如今己成辽国驸马,麾下兵强马壮,百姓百万。
他一袭白衣狐裘,立于柴字旗下,八百羽林护持左右,遥望楚州城头的宋江,威严凛然,神采飞扬。
宋江则满脸倦色,仿若丧家之犬,整日惶恐不安。
两代梁山首领在此重逢,一个意气风发、备受尊崇,另一个却落魄潦倒、黯然失色。
望着威名远扬、身旁还有公主相伴的幽州王柴天,宋江虽满心酸楚,却也暗生艳羡。
他不由思忖,若当年自己未曾归顺朝廷,而是选择继续抗争,或许今日也能掌控一方,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事实证明,以宋江短浅的眼界和性格,即便坚持反抗,卢俊义、呼延灼等人恐怕也会离他而去。
到那时,他掀起的波澜恐怕连方腊都比不上,终究不过是个志大才疏、命途多舛的小人物。
柴天一句“别来无恙”,令宋江羞愧难当,恨不得遁入地缝避世。
柴天不仅安然无恙,反而权势日盛,威名大增;而宋江不仅境遇凄凉,更是愁绪满怀,欲诉无门。
卢俊义、呼延灼等将领闻讯赶来,见城外意气风发的柴天与城内失魂落魄的宋江形成鲜明对比,心中皆有所悟。
“宋兄不必忧心,此番南下,我定替你教训方腊!”城外柴天笑语盈盈,故意说给宋江听。
宋江听罢,愈发郁结难言……
当日梁山受招安时,他怎会想到,有朝一日竟需柴天这个他视为仇人的存在庇护自己……
楚州城上,宋江强忍泪水,努力不让情绪崩溃。
柴天仅是经过楚州,与宋江寒暄几句后便转身离去,潇洒自如,似不留痕迹。
然而他的离开,却带走了一支队伍——确切地说,多位将领随他而去,其中包括近一千兵力。
值得一提的是,前朝廷将领、东昌府都监没羽箭张清赫然在列,还有浪里白条张顺及船火儿张横。
自此,梁山水军将领悉数归属柴天麾下,使得柴天得以重组镇海军。
至于其他将领如卢俊义、呼延灼、关胜、朱仝等人,并非不愿离去,而是在等待时机。
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未来他们将回归梁山,投奔柴天,但绝不会仅仅带着当前这些兵马。
实际上,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能感受到,大宋局势正在发生变化。
当初未跟随柴天,如今他势力渐盛,再加入必须有所表现。
“庞姑娘,我柴天到了!”
离开楚州后,柴天进入江南路,有张横张顺兄弟掌舵引路,行进速度加快。
不出三日,即可抵达杭州。
船头伫立,遥望杭州方向,柴天紧握双拳,眼中透着寒意:“方腊、王庆,我也来了!”
……
三日后,杭州城外装饰一新。
江南圣公方腊,携子方天定、尚书王寅、石宝等西位元帅,厉天闰等八位将军,文武官员齐聚,浩浩荡荡出城。
在城北搭建起众多长棚,挂满红锦。
此外,还筑起一座黄土高台。
今日为方腊与王庆商定的结盟暨婚娶之日,此台即为此用。
地点并未设在杭州城内,而是在城北的一片开阔之地。
不想错过《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