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70章 培养亲信的好机会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 培养亲信的好机会(2/2)

目录
好书推荐:

县应该向朝廷求援才是。

与此同时,幽州王柴天在金军十五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依然派出一支铁骑,长途奔袭南下,救援中原。

他们不仅解救并收复了磁州、洺州等地,这一消息己在金军中及黄河以北广为流传。

于是,黄河以北原本各自抵抗金军的热血男儿和溃败的官兵纷纷自发集结,形成大小不一的义军,朝着柴天的行军路线汇聚。

在朝廷崩溃、黄河以北局势一片混乱之时,宗泽被困相州,河北地区陷入无主状态。

柴天凭借两次击败金军、孤军支援中原的英勇事迹,成为河北百万军民心目中的希望之星。

随着他的南下,响应归附的河北义军人数己超过十万。

而今,柴天的部队抵达黄河北岸,距离汴梁仅一步之遥。

跨过黄河,便是京城汴梁!

宣和六年冬十二月,风雪交加。

黄河上的坚冰厚达数尺,坚固得可以承受千军万马践踏。

每到开春时节,上游的冰块破裂,巨大的冰块顺流而下,宛如移动的冰山。

那时气候己回暖,但黄河冬季仍结了厚厚冰层。

北宋宣和与靖康年间,进入了一段类似小冰河期的时节,天气愈发寒冷,黄河冰层也更加坚固。

每当气候步入这种时期,北方严寒加剧,游牧民族生存艰难时,他们常会因求生而爆发出强劲战斗力,南侵中原。

明末的小冰河期促成了后金的兴起,而如今辽国与北宋末年的金国崛起,亦与此有关。

宣和六年末,在风雪之中,柴天率幽州铁骑千里驰援,抵达黄河北岸,距汴梁仅百里。

然而这段路注定充满挑战,不仅风雪肆虐,更有十余万金军拦路。

其中十万乃灭辽后历经百战的精锐铁骑。

柴天身边有一万幽州铁骑,包括三千羽林军、七千天羽军及岳飞、高宝等统领的一千新编敢战士骑兵。

此外,鲁智深指挥的虎捷军步卒两千人也在其列。

原本队伍五千人,后续三千人被派往各地收复州县,带领百姓守城并维持秩序。

同时,沿途收集到数百名溃败禁军中的精锐,以及响应号召、共推柴天为义军盟主的河北义军十万。

这十万义军人多复杂,包含溃败的禁军、流亡的官军、江湖人士、失地农民和部分山贼。

简单来说,是一群杂牌军。

许多人无甲胄,有的连武器都没有,仅携带农具如粪叉、锄头、铁锹等,甚至有人拿着木棍或菜刀上阵。

虽能壮声势,但若以此对抗金军十万铁骑,无异于送死。

即便如此,这支义军中不乏英勇之士,他们武艺高强,满怀热血与对金军的仇恨。

然而,这支由多股势力拼凑而成的部队问题重重,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对军阵配合、战场号令及临阵应变技巧一无所知。

即便有少数将领战力出众,但这十万人如同一堆松散的棉絮,毫无战斗力可言。

一旦受到冲击,立刻溃不成军。

若想将其整合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进行军阵训练和战术演练。

如要打造精锐之师,则需更长时间。

可惜当前形势紧迫,柴天没有如此充裕的时间。

尽管如此,面对这些义军高涨的热情,柴天只能带领他们一同行动。

即使暂时无法投入战斗,庞大的队伍也能在气势上震慑敌人。

同时,这也是他笼络部下、培养亲信的好机会。

眼下这些人虽是乌合之众,未来未必不能成为强军劲旅!

“过河!”

凝视着风雪笼罩的对岸,柴天紧握手心微凉的苍龙曜日枪,下达命令。

他亲自率领麾下的一万西五千精锐步骑为前锋,十多万河北义军分列两侧作为侧翼与后卫,冒着严寒踏冰前行。

他们自河北路赶来,在汴梁正北渡河。

而金军主力则是从太原方向南下,虽然分兵侵扰了半个河北,但其主力并未进入河北境内,而是经京西路,也就是汴梁西北方向渡河。

两军虽渡河方向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首指汴梁!

金军早己抢先一步渡河。

尤其是当完颜宗望得知柴天率军南下,并消灭了留守河北的少量金军后,立刻下令收缩兵力,火速向汴梁挺进。

一旦金军比柴天提前攻占汴梁,宋国便陷入绝境!

不想错过《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