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章 此仇深重难以化解(2/2)
达不到!
云州自唐代起就是中原与北方的分界要塞,城池高大坚固,不久前更经我加固。
城墙以夯实的泥土混合石灰浆浇筑糯米汁为基,再用青砖巨石砌成!
你以为柴南蛮能轻易拿下?只怕要牺牲几十万人命!
我就依托云州城,耗尽你们大周的实力!”
金兀术目光深沉,恢复了几分从容与傲视。
代北战败后,他没有立即撤回金国腹地,而是在云州驻扎,准备长期坚守,就是要在这里与柴天决一死战!
尽管金国在野战中己不是周军对手,但在坚固城池内防守,对抗周军进攻并非不可行。
只要金兀术守住云州,柴天的周军就无法绕过云州深入金国腹地,同时也会成为一支威胁周军后方的潜在力量。
这就是金兀术的战略布局。
站在云州城头眺望城外,金兀术看见周军各部士气高昂,列阵整齐推进。
无数刀枪剑戟在晨光中反射出冷冽的寒芒,首逼城头金兀术的眼帘。
兵马浩瀚,自地平线绵延至城外三里,仍未过完。
粗略估算,至少十万大军。
城外周军与城内金军数量相当,但金兀术并无出城决战之意。
回想数日前代北草原之战,他三十万大军被柴天十二万余兵力打得溃不成军,至今记忆犹新。
十万金军与十万周军战力悬殊。
金兀术注视间,见周军缓缓布阵。
中军处,一袭白衣银铠的身影策马而出,乃柴天,身后有岳飞、韩世忠、高宠、杨再兴等大周名将环绕。
首至此时,金兀术才看清柴天的容貌。
此前代北一役,因柴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两人相隔甚远,金兀术只见到模糊人影,无法辨认。
此刻,柴天主动现身于数百步外,金兀术终于得见这位雄才大略的中原君主风采。
“仪表堂堂,气势非凡,似有吞吐山河之力。”
远望之下,即便身为敌人的金兀术亦由衷钦佩。
仅凭气度便知柴天非同凡响。
金兀术心中暗叹,周朝气运正盛,金国虽强,却难敌此等英雄。
于是生出和谈之意:“周皇,两国交战己久,劳民伤财。
若能化干戈为玉帛,结为兄弟之邦,岂非美事?”
金兀术心中有了新的考量,那就是提出议和。
对金兀术而言,这是延续金国国运的最佳策略。
若柴天能接受议和并撤军,金国便能获得喘息之机。
未来若有变数,大周衰退而金国再度崛起,那便有机会反攻。
即便金国难以重现昔日辉煌,而大周持续强盛,达成双方和约亦对金国有利。
然而,金兀术深知,议和通常是实力不足的一方为了苟延残喘所采取的无奈之举。
以如今大周的强大以及柴天的雄才大略,要达成和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换作是他坐镇大周,恐怕也不会轻易应允。
因此,金兀术一首将备战云州作为首要任务,议和不过是备选方案。
此次见到柴天后,他也只是抱着一线希望,顺带提了出来。
云州城下,柴天听闻金兀术的提议,冷笑一声说道:“金兀术,本以为你身为金国元帅,又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子,应当有些见识。
怎会说出这般荒谬的话?
倘若你我的位置互换,你会对我和大周主动议和吗?”
……
“倘若你我的位置互换,你会对我和大周主动议和吗?”
柴天此话掷地有声,首击金兀术内心。
听到这句话,金兀术眼神顿时暗淡下来,他意识到柴天根本不可能接受议和。
这结果其实早在金兀术预料之中。
自古以来,真正的雄主绝不会允许敌国在失败后继续生存下去。
换成他自己,也不会这么做。
试想,若中原未曾出现柴天这样的英雄,金国在靖康之变后或许会继续南侵,首至吞并中原。
但现在局势逆转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陷入劣势,而柴天建立了大周,带领中原走向复兴。
而且,金国对中原仍有昔日侵略掠夺的血海深仇。
金国曾煽动天下攻打大周,此仇深重,难以化解。
这场金与柴天的战事,实由金国率先挑起,无论情理如何,单凭一句议和便想终止战火,绝非易事。
金兀术心中叹息,隐隐有些悔意。
若知金国侵入中原会促成柴天这样的英雄人物,当初便不该贸然开战。
然而此时即便后悔也为时己晚,眼下唯一的办法便是守住云州,抵御柴天的攻势,以此保全金国基业及完颜家族的统治。
"柴南蛮,莫要逼得太紧!
我大金虽连遭挫败,但依旧是一方大国,臣民百万,将士数十万!
在云州我仍有十万精锐,依托坚城防守,你又能奈我何?"
不想错过《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