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44章 只为听见那声响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4章 只为听见那声响(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他专注于征战,未过多思虑这个问题。

如今天下初定,他也开始思索如何防止功臣们忘却初心。

他正打算找个契机与文武官员商议此事。

令他欣慰的是,叔父柴进以身作则,己让众文武有所警觉,减轻了他的负担。

“陛下,一切准备完毕,请您举行献俘仪式!”

就在柴天沉思之际,皇叔柴进再次恭敬禀报。

柴天听闻此言,微微一笑,随即迈步入了太庙大门。

在他身后,柴进与大周的文武群臣依次而入。

一同进入的,还有一队由羽林军押送的金国君臣俘虏,其中便包括金帝完颜吴乞买。

他们是今日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献俘,即是将这些战败者献给天地,以彰显大周帝国的武德与威严。

太庙内设有天子七庙及山川社稷坛,相当于天坛与地坛。

天坛用于祭天,地坛用于祭地,而七庙则供奉皇朝历代帝王神位。

自后世起,这七庙被视为国家正统象征,每逢重大庆典,全国都会进行祭祀。

大周七庙中,首祭的是后周太祖郭威,次祭后周世宗郭荣,即柴荣;第三位是少帝柴宗训,自此柴氏家族改回柴姓。

第西至第五位分别是柴天的祖父与父亲,柴天登基后依惯例追封双亲为帝,其祖父乃柴进之父,父亲则是柴进的兄长。

第六、第七两庙暂为空置,按照传统,将留给柴天这位开国皇帝及其子嗣。

如此一来,七庙便完整建立起来。

即便未来大周延续千秋万代,太庙最显赫位置始终属于这七位先帝,永不变迁。

此时,柴天在完成对五位祖先的祭祀后,前往大周天坛祭天。

与之前的庙祭有所不同,此次祭天除了常规的香烛牲礼外,还增加了更为庄重的血祭环节,而这场血祭的对象正是完颜吴乞买的首级。

“嗟乎!完颜氏罪孽深重,

竟敢挑起战乱,滥杀无辜,荼毒中原大地!

朕秉承天意,拯救黎民,平定叛逆,灭此凶蛮之国,并将其首领活捉至此。

今告之苍天,以完颜氏之鲜血,祭奠大周疆土,慰藉中原百姓之怨愤!

完颜吴乞买,汝有何遗言?”

天子冠冕镶嵌着山川日月的十二章纹,柴天手持玄玉笏板,威严不可一世。

他立于天坛之巅,俯视阶下跪伏的完颜吴乞买,声音凛冽:"完颜吴乞买,汝认罪否?"

完颜吴乞买面如死灰,沉默片刻后低声承认:"罪臣完颜吴乞买知罪。

"

天坛之上,柴天冷眼一瞥,轻轻抬手:"行刑!"

羽林军中的天子亲卫随即举刀,寒光闪过,首级落地,鲜血染红了地面。

昔日称霸一方的君王,终落得这般结局。

这场血祭,象征着金国的终结,也预示着大周盛世的到来。

祭祀结束后,漫天飘雪,昭武元年的春天悄然降临。

正月初一,柴天再次前往太庙,此次是为了宣告登基。

天降祥雪,柴天身披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群臣的注视下缓缓登上天坛。

数日前刚完成献俘仪式,今日却己是新皇登基。

自这日起,大周的年号将为天下所共尊。

"恭迎圣驾,愿陛下万寿无疆,大周永固!"

天坛之下,百官齐声高呼,三拜九叩,场面庄重肃穆。

在太庙内外,随着李纲等文武百官以及羽林军、天羽军等天子亲军的高呼,城墙外聚集的众多大周百姓也齐声呐喊:“陛下千秋永盛,大周万世长存!”声音此起彼伏,震撼了整个汴梁城。

城内气氛热烈,无论士农工商还是官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喜悦之情。

街道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传来。

即便是在白昼,许多百姓仍燃放爆竹,只为听见那声响。

尽管光线明亮,很多人根本看不到烟花的光芒。

“老人家,为何大白天就放鞭炮?晚上再放岂不是更好看?”朱雀大街上,一位手持折扇、谈吐儒雅的中年男子用流畅的中原官话询问一位老者。

虽其官话纯熟,但有经验者仍能察觉出些许西南口音。

此人正是来自大理国的段誉。

不过,在对外关系中,大理始终自称为藩属,仅称国主。

然而,此次段誉秘密来到汴梁并非出于不良企图。

大理国土狭小人口稀少,从未有过扩张之心,实力亦不足以挑战中原大国。

历代国主皆尊奉中原正统,笃信佛教,退位后多选择出家。

因此,大理国主的形象一首温和平静,而段誉更是如此。

不想错过《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