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阴霾下的求援(1/4)
荣景出手后的“云顶华府”工地,陷入了另一种死寂。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
官方以“地下不明有害气体泄漏”为由,迅速封锁了周边大片区域,刺眼的黄色警戒线将那片被黑云笼罩过的炼狱隔绝在普通人的视野之外。挖掘机、工程车如同被遗弃的钢铁巨兽,沉默地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王老板和他的爪牙们,连同那些被阴气侵蚀、侥幸未死的工人,如同人间蒸发,再也没在公众视野中出现过。
然而,真正的危机,并未因表面的封锁而平息。
如同被戳破脓疮的伤口,深坑底部那被荣景强行“缝合”的地脉阴眼,正持续不断地向外渗出污秽的“脓血”。浓重粘稠的阴煞之气,虽然失去了最初那种毁天灭地的狂暴姿态,却如同附骨之蛆,以更加阴毒、更加难以察觉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向西周扩散、渗透。
苏晚所住的旧城区边缘,距离工地首线距离不算太近,却也未能幸免。
最初只是感觉天气格外阴冷。明明是初夏时节,夜晚却透着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即使关上窗户,裹紧被子也无济于事。接着,便是挥之不去的潮湿感。墙壁、地板,甚至家具表面,总像是蒙着一层看不见的水汽,摸上去冰凉粘腻。晾晒的衣服,几天都干不透,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如同陈年地下室的霉味。
手腕上那缕古铜丝,成了苏晚感知这片区域阴气变化的“晴雨表”。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死物,更像是一个低鸣的警报器。每当窗外夜色深沉,阴煞之气随着地脉的波动而变得浓郁时,铜丝上传来的寒意就会骤然加剧,如同细微的电流窜过皮肤,带来一阵阵刺痛的麻痒和深入骨髓的冰冷。有时,那寒意甚至会短暂地“凝固”她的指尖,让她连握笔都变得困难。
更让她心神不宁的是,这些日子里,荣景再未出现。
自那夜工地惊魂之后,那每晚如约而至、带来冰冷凝视的玄衣身影,彻底消失了。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只有手腕上这缕不断传来刺骨寒意和微弱悸动的铜丝,在无声地提醒着她,那非人的存在并非幻觉,并且…他可能正处于某种状态之中——是在全力压制那失控的地脉阴眼?还是因为那次出手而消耗巨大,甚至受了伤?
未知带来的焦灼,如同藤蔓般缠绕着苏晚的心。每一次铜丝的异常悸动,都让她心头一紧,忍不住望向窗外深沉的夜色,担忧与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交织在一起。
---
真正的恐慌,如同瘟疫,开始在这片被阴霾笼罩的旧城区蔓延。
起初只是零星的抱怨。隔壁楼的张婶在小区闲聊时,唉声叹气地说自家老头子最近总做噩梦,梦见被黑乎乎的东西压着,醒来浑身冷汗,精神头差了很多。楼下小卖部的李叔,抱怨说最近进货的水果蔬菜,烂得特别快,像是被冻坏了。
很快,这些抱怨就升级成了令人不安的传闻。
住在工地更近方向一栋老楼的几户人家,家里养的宠物猫狗接连出现异常。原本温顺的猫咪变得狂躁易怒,半夜对着空无一物的角落发出凄厉的嚎叫;看门的老狗则夹着尾巴,畏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不吃不喝,眼神涣散。紧接着,是孩子。几个在附近小学就读的孩子,接连几天高烧不退,送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都正常,只是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得吓人,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念叨着“黑影子”、“冷”之类的词语。
恐慌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迅速扩散。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
“听说了吗?老刘家那孙子,才五岁,昨晚突然指着窗户尖叫,说外面有个穿黑衣服的人影在看他!吓得尿了一床!”
“我家那口子也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说心口闷得慌,像是压着块大石头!去医院查了,啥毛病没有!”
“邪门!太邪门了!我看就是那鬼工地闹的!挖出脏东西了!”
“可不是吗!听说挖出棺材了!还是那种缠着铁链子的邪棺!肯定是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了!”
流言蜚语在菜市场、在小区花园、在每一个聚集的角落发酵。一种无形的恐惧攫住了这片区域的居民。人们开始避免夜晚出门,早早关紧门窗,一些笃信的老人甚至偷偷在门口撒上了糯米、挂上了红布条和桃木剑。
更糟糕的是,嗅觉灵敏的本地媒体开始介入。虽然碍于官方的封锁和“有害气体”的说法,报道措辞谨慎,但诸如《城东旧区居民频发‘怪病’,疑与‘云顶’工地有关》、《‘云顶华府’停工背后:环境隐患还是未知恐慌?》之类的标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本地新闻版块和社交媒体上。几张模糊的、拍摄于夜晚的工地照片被反复传播,照片里那片区域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极不自然的、如同墨染的深黑色调,被网友们配上各种惊悚的标题和猜测。
苏晚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她苍白疲惫的脸。她一条条翻看着本地论坛上那些带着恐惧和愤怒的帖子,一张张点开那些被标注为“灵异照片”的模糊影像。那些影像里,除了浓重的黑暗,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丝丝如同烟雾般扭曲、难以名状的灰黑色虚影,在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僵尸老祖的掌心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