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给诗治病(1/1)
在顺义县,有两个整日沉醉于舞文弄墨的秀才,他们自恃腹有诗书,常以吟诗作对为乐。`7*k′a¢n-s¨h!u*w,u+.!c¢o.m¨一日,两人相约出城游玩。一路上谈笑风生,欣赏着沿途的乡村景致。
走着走着,远远瞧见一堵高大而古老的城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这景象瞬间激发了二人的诗兴。其中一个秀才眼睛一亮,率先吟道 :“ 远看城墙锯锯齿。” 另一个秀才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一首走到接近城墙处,才灵机一动说道 :“ 近看城墙齿锯锯。”
随后,二人转进城门,刚才开口的秀才又慢悠悠地吟出一句 :“ 若把城墙倒过来。” 另一个秀才稍作停顿,紧接着接上 :“ 上头不锯锯下头锯锯。”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5/2¢0-s,s¢w..¢c`o/m·
他们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地方。只见此处有一爿热闹非凡的门面,人来人往,十分喧嚣。二人好奇地凑到门前,只见墙上挂着一块醒目牌子,上面赫然写着“诗医”二字。看到这两个字,两人心里暗暗觉得好笑,世间真是无奇不有,竟还有专门给诗“瞧病”的行当。两人一商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把刚才作的诗拿给这位先生瞧瞧,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他们走进屋里,屋内摆放着几条长凳,此时早己坐满了前来修诗的人。只见一位老先生正专注地给每个人的诗作诊断毛病,那认真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敬意。令人称奇的是,每一首诗,老先生都能指出其中的问题,他口中念念有词 :“ 大怒伤肝,宜舒肝理气”“忧思伤脾,宜补脾益气” 诸如此类妙语不断 。-衫′巴?看_书/网^ ^醉′歆`蟑*洁¢耕-辛~快?
人群中,有个生性淘气的人,心中打着鬼主意,想故意刁难一下这位诗医先生,便把人家现成的经典之作搬了出来。轮到他时,便故意高声念道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念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老先生,想看先生如何诊治。
只见老先生神情沉稳,轻轻点了一下头,说道 :“ 这诗不错了。但功力还没到家,是个虚症,需用补剂。” 说完,拿起笔,在纸上挥毫写道 :“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贡生金榜题名时。” 众人听后,无不暗暗称奇。原诗描绘的本就是人生西件高兴之事,经老先生巧妙地在每句前加了两个字,竟瞬间变成了令人喜悦到极致的西件事 。前几句不必多说,单看这第西句,那平时没什么学问,只能依靠花钱买个功名的贡生,若是能够金榜题名,那喜悦之情简首要让人高兴得发疯,如此改动,老先生的高明可见一斑 。
紧接着,又听一个人站起来念道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老先生依旧是不紧不慢地点点头,评判道 :“ 这首诗也不错,只是用力太过,钻了牛角尖,此乃实症,该用泻剂。” 说罢,老先生提高声音缓缓唱道 :“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众人细细品味,这改动后的诗句,果然简洁明快,韵味悠长 。
好不容易轮到这两个秀才,他们迫不及待地一人一句将自己刚才作的诗递了上去 :“ 远看城墙锯锯齿,近看城墙齿锯锯,若把城墙倒过来,上头不锯锯下头锯锯。”
老先生刚听完,顿时勃然大怒,眼中闪过凌厉的光芒,大声喝令学徒 :“ 把这二人放倒,扒下裤子!” 说罢,自己迅速拿起两帖狗皮膏药,“啪啪”两声,分别精准地贴在了两人的屁股中间 。
两个秀才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不轻,忙不迭地大喊 :“ 我俩的诗……” 话还没说完,老先生怒目圆睁,大声怒喝一声 :“ 不许放屁!”
这一出有趣的“诗医”闹剧,让在场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则陷入沉思,这既是对“诗医”精湛技艺的惊叹,也是对那些附庸风雅却缺乏真才实学之人的别样调侃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久久回荡 。
不想错过《民间故事连连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