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章暖冬棋语(1/5)
机械厂的文化宫落成后,工人们的业余生活仿佛注入了一股暖流,变得丰富多彩起来。?2`8-看·书¨网\ ?免!费¢阅*读?下班铃一响,文化宫就成了最热闹的去处。歌唱队的排练声嘹亮激昂,舞蹈队的姑娘们踩着轻盈的舞步,还有那引人入胜的话剧演出……各种慰问活动轮番登场,驱散了冬日的沉闷。
林棠一向不怎么参加这种活动。她每次路过,总会被眼尖的工友或热情的工会干部逮住,推上台去表演个节目。为了保证自己“普通工科女”的人设不崩塌——林棠往往是能躲就躲,作为一个没什么拿得出手才艺的人,这种活动对她实在算不上友好。
“还是待在家里舒服”,林棠穿着厚厚的毛线袜,盘腿坐在铺了软垫的椅子上,惬意地叹了口气。家里暖气充足,穿着自己织的宽松蝙蝠袖毛衣,自在得不得了。她现在心态放得很平,研究项目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果?太正常了,搁在刚穿来时,她可能还会焦虑得睡不着觉,甚至把图纸带回家挑灯夜战。如今?她学会了张弛有度。除非实验进入攻坚的关键阶段需要加班加点,否则基本按时下班。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那身沉重又束缚的蓝色工装棉袄,换上轻便舒适的家居服。洗洗手,系上围裙,她便开始在小小的厨房里施展,她的厨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己经突飞猛进。
为了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他们家中午雷打不动地吃米饭。通常是两个菜配一个汤。汤嘛,大多是应季的素汤——这个季节新鲜蔬菜是稀罕物,萝卜白菜是主力军,吃多了难免让人嘴里寡淡,胃里反酸。好在林棠未雨绸缪,秋天时晒了不少菜干。豆角干、茄子干、黄瓜干……泡泡发,和几片五花肉一起炒,浓郁的肉香混合着干菜的独特风味,便是冬日里难得的下饭神器。
当然,肉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当初离开江南小镇来京市,走得匆忙,家里的东西来不及细细处理,家具、养的鸡、粮食还有好些锅碗瓢盆都留给了张阿婆。张阿婆是个实诚人,坚决不肯白占便宜,这一年多陆陆续续给林棠寄了不少好东西:先是自家腌制的火腿,再是熏得油亮的整鸡,一入冬,又寄来了一包沉甸甸、散发着诱人烟熏香气的腊肠。这份来自远方的牵挂,让林棠心里暖暖的。
晚饭则相对简单些,通常是面条或者稀饭。面条是从食堂打回来的湿面条,再买上两份大师傅炒得喷香浓郁的卤子——肉末炸酱、鸡蛋西红柿、或是咸香适口的雪菜肉丝。大师傅的手艺是厂里公认的好吃,卤子味道足,咸淡恰到好处。回家只需把面条煮熟,再烫几颗鲜嫩的菠菜或撕几片白菜叶丢进去,浇上热乎乎的卤子,一碗热气腾腾、汤鲜味美的面条就成了,捧在手里,吃得人额头冒汗,浑身舒坦。
今晚林棠没去食堂,她早早回家,用小砂锅熬了一锅浓稠的小米南瓜粥,蒸屉上蒸着几个白胖的馒头。又切了一碟张阿婆寄来的腊肠放在饭上一起蒸。等粥熬得差不多了,再把炒锅架上煤炉,手脚麻利地炒了个菠菜炒鸡蛋。金黄的蛋液裹着翠绿的菠菜,简单却诱人。她想了想,又炒了盘酸辣土豆丝,淋上点香油和醋,清爽解腻。
这边饭菜刚摆上小饭桌,门口就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裴叙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马俊杰和徐瑾和。马俊杰身材结实,徐瑾和略显清瘦,但两人身高都不矮。然而走在一米八几、肩宽腿长的裴叙身边,尤其是马俊杰还故意挺首了背,徐瑾和就显得格外“小巧玲珑”了——其实他也有一米七五左右,标准身材,在这年代也算高个子。
“回来啦?赶紧洗手吃饭!”林棠招呼着,又转身去厨房,从腌菜坛子里夹了一小碟自己泡的酸辣萝卜条。冬日的餐桌上,这些开胃爽口的腌渍小菜是不可或缺的点缀。
裴叙脱掉沾了寒气的外套,洗了手坐到桌边。林棠夹了一片蒸得油亮透明的腊肠放到他碗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带着点期待:“快尝尝这个腊肠,张阿婆新寄来的,看味道怎么样?”
裴叙依言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腊肠入口带着恰到好处的麻辣,咸香浓郁,嚼到后面竟品出一丝淡淡的酒香,回味悠长。“嗯,”他点头,眼中露出赞赏,“够味,香,还有点酒香?跟我们江南的甜口不一样,估计阿婆这是考虑到裴叙特意按北方的口味做的吧?”
林棠闻言,心里甜丝丝的,比自己被夸了还高兴。?*6/#~1%看=)?书aD+网=|| #}更\新-^最?·快-(?她笑眯眯地又给他夹了一片:“是吧?我也觉得特别好吃,阿婆真有心了。”
窗外,寒风呼啸,夜色沉沉,屋里却暖意融融,饭菜飘香。吃完饭,碗筷收拾停当,大家便各自猫冬。这样的寒夜,没人会傻乎乎地跑出去散步消食。男人们常常聚在某家打扑克或围着棋盘厮杀;女人们则更偏爱聚在一起,边织毛衣边聊着家长里短、厂里八卦。
林棠不太习惯扎堆织毛衣。她更喜欢待在自己温馨的小窝里,要么对着图纸凝神构思,要么就做些手工。她和裴叙的毛衣毛裤早就完工了。最近,她在用旧毛线织一种厚厚的室内毛袜。
深灰色的毛袜是用裴叙一件穿旧了的厚毛衣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零年代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