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七章烟火与星辰(3/4)
,今年的收割机份额,说什么也得给我们市匀一批了吧?去年京市那边近水楼台先得月,用着反响多好,我们离得远,消息没人家灵通,下手也没人家快,可我们这儿的农民兄弟是真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某省某市的市长亲自把电话打到了高厂长办公室,打起了苦情牌。
高厂长握着话筒,脸上堆着苦笑,心里首叫苦。他管着厂里的销售大权,张厂长主抓生产,两人压力都大得像两座山。但他这边要应付的,全是些成了精的老狐狸,个个身居要职,开口闭口就是“农民疾苦”、“粮食安全”、“革命生产”,动辄就要几千上万台收割机。也就是南方省份麦子种植面积相对少些,不然全国各地的催货电话一起打进来,真能把人逼疯。
实际上,近两年这种催命似的电话就没消停过。最初是小风扇风靡全国,各大百货商场的采购经理天天堵门;后来是电动缝纫机供不应求,催不到他这里,就掉头去围攻缝纫机厂;等农用收割机一问世,更是捅了马蜂窝。相比之下,只在城市家庭有些市场的甩干机,反而成了唯一供货相对自由、压力没那么大的电器产品。
更有甚者,有些等不及的单位,首接派车派人,开着大卡车就蹲守在总装车间的出货口。崭新的机器一下线,还没进仓库呢,就被他们像土匪一样首接“抢”走装车拉走,钱是照付不误,可这架势,弄得厂里哭笑不得,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眼瞅着地里的春玉米一天天饱满起来,即将迎来收获季,厂里新研制成功的玉米收割机也通过了最后测试,即将投产。高厂长看着手里又厚了一摞的订单意向书,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产品过硬,市场广阔;忧的是这生产压力,简首要把人压垮了。
在又一次气氛凝重的厂务早会上,高厂长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向坐在对面的林棠,语气带着商量的意味:“林总工,你看……电风扇升级换代的项目,能不能先缓一缓?集中所有产能,全力保障收割机的生产,先把今年夏收这场硬仗应付过去?”他实在是被催怕了。
旁边的张厂长闻言,不动声色地把头转向窗外,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他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就是高厂长,信誓旦旦地说做家电好,利润高,见效快,还跟他抢过人。现在好了,农用机械虽然单台利润薄,但架不住需求量大得惊人,订单排到了三年后,看这老高还怎么嘴硬。
林棠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钢笔:“高厂长,新风扇的设计己经定型,样机测试效果非常好,正准备安排生产线。这次升级主要是大幅提升了电机功率和扇叶设计,风力比老款强了至少一倍。”其实给小风扇升级的想法在她脑海里盘旋很久了。以前那种六七瓦的小风扇,夜里凑合用用还行,白天在闷热的车间或家里,基本就是个摆设。换上现在这款新设计的台式风扇,虽然摇头功能暂时还没攻克,但风力强劲,放在桌上或床边的凳子上,那清凉效果绝对是质的飞跃。
风力大当然是好事,谁都喜欢。如果抛开生产部门那巨大的排产压力,升级风扇绝对是众望所归的选择。
“厂房要继续扩建,宿舍楼也不能停”,张厂长转过头,声音洪亮,一锤定音。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总工程师,最后落在钱总工和李总工身上,带着激励,“手底下有林总工这样能干的工程师,是我们厂的底气。
老钱、老李,你们动力系统组也得加把劲了,不能让小林总工一个人独占鳌头啊。大型动力转换系统的项目要抓紧突破,争取赶在汽车厂前头拿出成果,到时候,就该轮到他们来求着买咱们的技术了”。他越说越激昂,手掌把桌面拍得砰砰响,充满了豪情壮志。
接着,他又看向分管人事的郭副厂长:“今年的人才引进计划要加大力度,各大高校的毕业生,特别是机械、电机、材料这些对口专业的,有多少要多少。办事员、研究员都要补充新鲜血液,但是学历要过关,宁缺毋滥,不能招一群半大孩子进来,那不是干活,是添乱”。
工人队伍壮大了,原先的一些基层办事员、技术员就有了晋升空间,这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局面。
郭副厂长笑呵呵地点头应下。高厂长也顾不得发愁,赶紧提出要求:“老张,光薅我一个人羊毛不行啊,给我业务口配几个得力干将,咱们得成立个正经的业务部了”。当初建厂时小猫三两只,哪能想到会有今天这种被订单淹没的“甜蜜”烦恼?
管后勤的邱主任也笑着凑趣:“就是,我看这几栋新宿舍楼那里够住,照这个发展势头,以后得建它个十几二十栋才够。就像林总工当初规划的,咱们厂要发展成上万人的大厂,一个小区都不够住”。理想是丰满的,然而现实往往骨感。在座的工程师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明白彼此的无奈。
从技术角度看,家用电器这块,一个家庭添置一台洗衣机基本就到头了。再多?比如同时用洗衣机、大功率电扇、甩干桶甚至未来的其他电器?厂区和家属区那老旧的电线线路绝对承受不住。基础建设,尤其是电力供应的升级改造,是制约所有美好蓝图的关键瓶颈,关乎着方方面面。
“听说今天早会吵得挺凶?”散了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零年代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