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一章玩具汽车(3/3)
资料室一应俱全。
“这才叫搞研究的地方”,搬进来的工程师们无不感慨,“以前那办公室,吵得跟菜市场似的,屁大点事都能嚷嚷得全厂皆知。林工这次真是给咱们办了件大好事”。
能沉下心搞研究的,多数还是偏好安静环境的“技术宅”,像高建国那样长袖善舞的毕竟是少数。一个独立、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林棠也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虽然之前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但待遇上并未与普通研究员拉开明显差距。这间办公室,才算是名副其实的“总工待遇”。
她花了一点心思布置这个新空间。窗台上摆满了生机勃勃的绿植——绿萝、吊兰、还有一小盆开得正盛的茉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宽大的办公桌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只有一个简洁的黑色笔筒、一本翻开的台历,以及摊开的笔记本和几页正在演算的图纸。靠墙立着高大的书柜,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技术书籍和资料。门边放着洗手盆架,靠窗的位置还摆放着一组米色的布艺沙发和小茶几,用于接待访客。关上门,这里就是一个静谧而充满专业氛围的私人天地。
林棠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静,刚坐下准备继续研究图纸,门外就传来了高建国标志性的大嗓门。
“林工在不在?我进来了啊”,话音未落,虚掩的门就被推开了。高厂长端着那个不离身的特大号搪瓷茶缸,慢悠悠地踱了进来,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林棠精心布置的办公室。
林棠连忙起身:“高厂长,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请坐。”她走到热水瓶旁,拿出干净的玻璃杯,“给您泡杯茶?”
“行,来杯茶。”高建国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身体舒服地往后靠了靠,目光最终落在林棠身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笑意,“布置得不错嘛,有模有样的。”他夸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首奔主题,“听说你们两口子在家,又给糖包豆包鼓捣出新玩意儿了?还是个电动的玩具小汽车?我瞧着挺有意思,怎么样,这东西要是投产,技术难度大不大?成本大概多少?”
林棠心里暗道一声“果然”,这位厂长的商业嗅觉真是比猎犬还灵。她早有准备,一边将泡好的绿茶放到高建国面前的茶几上,一边清晰地回答:“技术难度不高,核心就是一个小型电机、电池和简单的传动装置。但成本……如果按正规生产标准来做,不算低。”她详细解释了材料选择(铁皮外壳取代木质)、微型电机的成本、电池的消耗,以及开模生产的初期投入。
高厂长听着,手指在沙发扶手上习惯性地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蝉鸣隐约可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嗯……按这个成本算,在国内走大众市场恐怕有点悬。一个小孩的玩具,价格太高,容易被人说‘奢靡’、‘劳民伤财’,影响不好。”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却亮了起来,“你说……走出口怎么样?特别是苏国那边?”
林棠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顺着思路分析道:“厂长这想法好。这玩具对我们来说成本不低,但对苏国普通工人家庭来说,可能也就是毛毛雨。他们收入高,消费能力强。而且这东西新奇有趣,技术含量在他们看来可能不值一提,但胜在创意和娱乐性。价格上,我们或许能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果然,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高厂长的心窝子。他脸上顿时绽开笑容,仿佛己经看到卢布哗啦啦流入厂里的外汇账户。他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想办法把苏国人的钱包掏得更干净些,这事儿他干起来驾轻就熟。
“行,我心里有谱了”,高厂长一拍大腿,兴奋地站起来,“回头我就让人去你们家取个样品,再复印一份图纸给车间打样,先做一批出来试试水”。他端起茶杯,咕咚喝了一大口,随即又想起什么,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数落”起林棠,“我说林工啊,还有裴工。你们两口子可真是……做了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出来,怎么不第一时间想到厂里?这耽误了多少宝贵时间?耽搁了赚外汇啊”。
林棠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忍不住腹诽:高厂长啊高厂长,您老人家这商业头脑和执行力,真是生错了年代。这要是在几十年后,绝对是个叱咤风云、让对手闻风丧胆的……嗯,优秀民营企业家。
好不容易把这位满脑子都是“小车轮转动大外汇”的厂长大人送走,林棠关上办公室的门,背靠着门板,长长舒了口气。窗台上的茉莉花散发阵阵幽香,她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相框。上周带着糖包豆包和他们心爱的小汽车去市里拍的,照片里,糖包和豆包一人拿着一辆小汽车,对着镜头笑得灿烂。
谁能想到,这源于母爱父爱的小小创造,竟可能成为撬动国际市场的一块敲门砖?时代的浪潮,有时就始于这样微小的涟漪。她轻轻抚过照片上儿子们快乐的脸庞,嘴角漾开温柔的笑意。
不想错过《五零年代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