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一纸弹劾动朝纲(1/2)
翌日,太极殿,早朝。\欣*丸_夲^神′栈` !已?发+布~最!薪`蟑_踕/
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文武百官列队站定,却无人交头接耳,整个大殿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站在武将前列的秦琼,以及站在文官队首的魏王李泰。
昨日国子监那场惊天风暴,早己传遍了整个长安官场。人人都知道,今日的早朝,必有下文。
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尖细的内侍嗓音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话音刚落,魏王李泰便从队列中走出,手持象牙笏板,躬身道:“儿臣有本启奏。”
“讲。”李世民吐出一个字。
“启禀父皇,国子监祭酒柳公权,身为天下文宗,却包藏祸心,构陷忠良,罪大恶极。幸得镇国公之子李玄策,不畏强权,揭露其奸邪面目,为国除一大害,实乃大功一件。”
李泰一开口,便先给李玄策戴上了一顶高帽。殿中不少官员都暗自点头,心想魏王果然是顾全大局。
然而,李泰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沉痛:“然,功是功,过是过。李玄策虽有功于社稷,但其擅杀云州长史,纵兵大闹国子监,亦是不争之实情。国法如山,不容动摇。若功过可以相抵,则人人皆可效仿,我大唐律法,将威严何在?”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恳切:“故而,儿臣恳请父皇,为彰其功,也为正国法,可暂收其兵符,命其卸甲,以待罪之身,入大理寺,协同查办柳公权一案。!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如此,既能让其戴罪立功,又能平息朝野非议,两全其美,还望父皇明鉴!”
这番话说完,他身后立刻有数十名“清流”官员,齐齐出列,躬身附和:“魏王殿下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声势浩大,大有逼宫之势。
秦琼身后的几名武将,气得吹胡子瞪眼,刚要出列反驳,却被秦琼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秦琼只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仿佛一尊庙里的泥塑门神。
李世民看着殿下这番景象,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看向秦琼:“秦爱卿,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军方大佬的身上。
秦琼这才慢悠悠地出列,躬身道:“启禀陛下,魏王殿下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老臣,并无异议。”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魏王李泰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知道,在国法大义面前,即便是秦琼,也无法公然为李玄策开脱。
李世民的表情,依旧看不出喜怒,他只是“嗯”了一声,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位一首沉默不语的老者。
“陈尚书,你呢?”
被点到名的,正是户部尚书陈敬之。
陈敬之此刻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他不知道为何陛下会突然问他,只当是寻常问对,连忙出列道:“老臣……老臣亦以为,魏王殿下之策,最为稳妥。”
“是吗?”李世民的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弧度。+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
他忽然从御案上,拿起另一本奏疏,对着殿下的内侍道:“念。”
那内侍连忙上前,接过奏疏,展开,用尖利的声音,朗声念道:
“臣,大理寺卿秦叔宝,有本弹劾。据查,户部尚书陈敬之,在任期间,阳奉阴违,欺君罔上!其罪有三!”
“其一,勾结八骏会,将朝廷划拨给北境的军费,以‘折耗’为名,克扣三成,中饱私囊,前后共计白银三十万两!”
“其二,利用职权,将江淮官盐,伪作私盐,交由八骏会贩售,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国之盐政,与民争利!”
“其三,其独子陈霄,三年来,在长安城中,强抢民女,霸占田产,草菅人命,皆因陈敬之在背后一手遮天,为其平息!”
内侍每念一条,陈敬之的脸色,便白一分。
当三条罪状念完,他早己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噗通”一声,便瘫软在地!
整个太极殿,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柳公权的倒台,是一场惊雷。那么,此刻对户部尚书陈敬之的弹劾,便是一场颠覆性的地震!
柳公权,只是“清流”的一面旗帜。而陈敬之,才是掌管着“清流”钱袋子的财神爷!动了他,等于是在挖“清流”的根!
魏王李泰,脸上的得意笑容,彻底僵住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瘫在地上的陈敬之,又看了看龙椅上那个面无表情的父皇。
他感觉,自己像是卯足了全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比那更糟,他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早己挖好的陷阱里!
他前脚刚提议要“锁住”李玄策,后脚,自己阵营里的核心大将,就被连根拔起!
这是巧合吗?
不!绝不可能!
他的目光,猛地转向了武将队列中,那个依旧如泥塑般,一动不动的秦琼。
他瞬间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血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