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还真有可能获奖(2/2)
迈过了盈亏平衡点。
再加之2006年三大导集体歇菜,电影行业岌岌可危,《石头》的意义进一步拉升。
相比根底深厚的三大导,宁昊只是小火苗,但他代表趋势,代表新生力量,所以中影给他各种支持,“有求必应”。
这也是“新生代”导演的内函,在电影市场化浪潮中孕育,像征着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
宁昊电影不行是以后,现在他就是电影行业的先进力量代表。
沉善登借宁昊的势,确实会很容易,能勉强搭上中影的线。
但,沉善登,是要做娱乐圈太阳的男人。
沉善登可以分享利益,可以分享荣耀,但有些东西不能分享。
譬如名与器!
沉善登做导演,肯定要取代宁昊在电影行业的生态位。
天无二日,太阳只能有一个!
当然,宁昊看不到未来,沉善登完全可以先借宁昊的路入行,日后营销自己投了《石头》慧眼识珠,是伯乐。
只要以后电影比宁昊更能卖钱,过去历史可以改写,复盖过去。
但沉善登不屑于此。
也不需要!
“这瓜好吃。”
吃着冰镇西瓜的宁昊,感觉自己牙凉了一下。
中午。
沉善登家又来了人。
同一个导师门下的小师弟周奇峰,摄影师陈博宇,录音师赵琳。
宁昊和邢爱那也没走,和沉善登讨论了一下《赛车》剧本。
吃完饭,宁昊抱着好奇和帮忙的心态,看看沉善登要搞的新戏。
书房。
沉善登介绍:“最初想叫《历史的终结》,但是不好过审,又改了《太监皇帝》还是不行,最后叫《督公》。”
《督公》大致剧情是:一个遭了灾的少年,进宫做了太监,因为机缘巧合最终成为皇帝的故事
宁昊惊了:“太监也能做皇帝?”
沉善登道:“海外评奖就是要这样。”
摄影师陈博宇道:“现在不是流行城市边缘题材吗,贾科长他们都拍这个。”
沉善登笑了:“这是他们理解不够深,这个题材铁定没戏。”
宁昊不由正色起来,沉善登不象无的放矢,问:“为什么?”
沉善登道:“我拆解一下你们就懂了。城市边缘题材聚焦于城市边缘群体。”
“首先有城市,这个就不行。人家要的农村,梦想是我们还在清朝。”
“边缘,意味着有主体。什么?你不只是有城市,城市里还有主体人群?这更不行。”
“而且本身拍摄这种题材,是导演想要展现自己在关注边缘群体,以此来显示道德感。”
“竟然还有道德感,这是要反了天了。”
“群体,更是灾难。”
“群体意味着城市里不只是有人,还有不少的人。”
“从导演的视角来看,拍摄城市边缘题材,是在展现自己用艺术关注边缘人口,追随西方价值。”
“但对于西方来说,啧啧”
沉善登点到为止。
一番拆解,大蜜蜜已经迷糊。
宁昊却越听越心惊,回想自己拍过的文艺电影,有种壑然开朗的感觉。
看向沉善登的目光都不同了,一时之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不是,你还真有可能获奖啊!
大蜜蜜不懂,但看宁昊这个新锐导演态度,也能猜到大概有搞头。
等客人走了,立马开口。
“给我!”
不想错过《华娱唯一太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