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取缔城门税(1/2)
曹铄猛地起身,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腰间刻着"民"字的青铜牌重重撞击在案几上,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墈^书′君, +芜.错?内,容?
他大步走到高台边缘,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三百余名听众——从峨冠博带的大儒,到衣着朴素的农户,每个人都被他眼中的锋芒所震慑。
"诸位!"曹铄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演武场,"你们可知道,我们腰间的玉带、案头的珍馐、手中的权柄,究竟从何而来?
不是天子的恩赐,更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千千万万百姓,用他们粗糙的双手,用他们血汗浇灌的土地,一粟一米、一丝一缕堆砌而成!"他突然扯开领口,露出内里打着补丁的中衣,"看看这衣裳,这是徐州百姓省下布料为我缝制;尝尝这饭食,这是百姓从牙缝里挤出的口粮!"
高台之下,议论声此起彼伏。
祢衡脸色铁青,想要反驳却被曹铄如雷贯耳的话语死死压制。
曹铄猛地指向远处的农田,那里农夫们正顶着烈日劳作:"有人说官为老爷,百姓为奴仆。可笑!若真如此,那些在泥水里插秧的农夫,为何不把赋税摔在我们脸上?那些在工坊里日夜操劳的匠人,为何不砸了织机农具?因为他们心中还存着对朝廷的期许,对官长的信任!"
"可有些人是如何回报这份信任的?"曹铄突然怒目圆睁,声音陡然提高八度,"强占民田、苛捐杂税、草菅人命!你们以为穿上官服,戴上乌纱,就真成了人上人?错!大错特错!你们不过是百姓用赋税供养的'管家',是替他们守护安宁的'更夫'!若敢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我曹铄第一个不答应!"他重重拍击身前的立柱,木屑纷飞间,众人仿佛看到他胸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午·4?看-书′ ?庚/欣!蕞.哙.
"我问你们!"曹铄突然转向几个身着华服的乡绅,"你家养的护院,若仗着几分武艺便欺压主人,该当何罪?
朝廷命官,食百姓之禄,却鱼肉百姓,又该当何罪?
在徐州,我把话撂在这儿——凡欺凌百姓者,不论官职高低,不论出身贵贱,一律革职查办!若敢动用私刑、草菅人命,我定让他血债血偿!"
说到此处,曹铄的语气稍稍缓和,却更显沉重:"诸位,徐州的新政为何能让流民变安定的百姓?为何能让荒地变良田?
不是因为我曹铄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百姓看到了希望。/k·s′j?x-s!w·.^c!o/m?
他们知道,在这里,交了赋税能换来安宁,出了力气能得到回报,受了冤屈能讨回公道。这,才是一个州牧该做的事,这,才是朝廷存在的意义!"
他缓缓举起双手,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此立誓:徐州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成为百姓的安身之所;徐州的每一位百姓,都要活得有尊严、有盼头!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话音未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曹铄的目光落在瘫坐在席位上的祢衡身上,一字一顿地说:"记住,没有百姓,就没有朝廷;没有民心,就没有天下。
今日我与你辩的不是口舌之利,而是为这乱世指明一条生路——唯有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曹铄坚毅的面庞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
他知道,这场辩论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徐州这片土地,终将成为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暮色染红下邳城头时,曹铄振臂一挥,衣袍猎猎作响:"即日起,徐州全境废除城门税!"
曹铄的声音穿透此起彼伏的蝉鸣,惊起城楼上栖息的白鹭,"百姓可自由出入,余粮布帛皆可入市交易,各城专设集市供万民营生!"
话音未落,演武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老农们粗糙的手掌拍得通红,商贾们解下腰间钱袋用力摇晃,就连素来矜持的大儒也忍不住击节赞叹。
城门税自春秋便己存在,本是地方赋税的支柱,却也成了盘剥百姓的利刃——守城官吏雁过拔毛,往来商贩苦不堪言,如今这道禁令,无异于斩断了贪腐的毒瘤。
这场震撼人心的辩论,注定将如惊雷般响彻大汉疆土。
而此刻的许都,司空府正悄然改头换面。
工匠们拆卸匾额的声响惊动了檐下的燕巢,"丞相府"三个鎏金大字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曹操背手立于中庭,望着天边残阳如血,耳边传来荀彧诵读改官制奏折的声音——汉武帝为集权废除丞相改为三公,如今成了他攥紧权柄的利刃。
"这个逆子!"曹操突然将手中的竹简摔在青石地上,羊皮卷上记录的徐州新政刺得他双目生疼,"自幼养尊处优,何时学会体恤贱民了?"他想起曹铄在徐州推行的田制改革、工坊新政,每一项都首指世家大族的命脉。
荀彧弯腰拾起竹简,素白的衣袖扫过"民为邦本"西个朱砂大字:"主公,曹铄所言虽有僭越,却也道出几分实情。"
这位出身颍川荀氏的谋主,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百姓其实可以站着活下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